•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华为突然放大招 上架即售罄 手机回归华为继续奔跑 折叠屏手机行业发展前景

  • 李波 2023年8月30日 来源:中研普华集团、央视财经、中研网 1062 68
  • 繁体

3月9日,余承东的微博“预告”了华为P60系列的到来,用事实打破了华为“出售手机业务”的谣言。为何华为不可能放弃手机业务,并持续推出新款旗舰机?天使投资人、互联网专家郭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手机业务板块不仅利润高,还是芯片、操作系统等生态体系重要的一

3月9日,余承东的微博“预告”了华为P60系列的到来,用事实打破了华为“出售手机业务”的谣言。

为何华为不可能放弃手机业务,并持续推出新款旗舰机?天使投资人、互联网专家郭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手机业务板块不仅利润高,还是芯片、操作系统等生态体系重要的一环,虽然面临‘缺芯’困境,但手机业务综合竞争力依然很强,因此不会放弃手机业务。”

手机回归,华为继续奔跑

从核心业务看,2023年上半年华为ICT基础设施业务收入为1672亿元人民币,终端业务收入为1035亿元人民币,云计算业务收入为241亿元人民币,数字能源业务收入为242亿元人民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10亿元人民币。

由于华为业务架构调整,今年上半年公布了5条核心业务线,此前华为主要公布运营商BG、企业BG和终端BG三大领域。

对比来看,2022年上半年,华为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427亿元人民币,终端业务收入为1013亿元人民币,企业业务收入为547亿元人民币。

可以看到今年终端业务和去年同期相比微增了2%。今年以来华为手机加速回归,IDC报告显示,在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华为以1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同比增长76.1%。

IDC分析称,随着新品发布节奏的正常,华为出货量继续恢复,二季度在TOP厂商中同比增幅最大。虽然依然受到外部限制,但凭借新品P60系列和折叠屏Mate X3系列的表现,华为在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上保持在第二位。

下半年,华为的Mate系列新机也备受市场期待,继续和苹果新品同台竞技。随着华为的归来,手机市场格局又将如何生变,业界也在观望之中。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在鸿蒙软件生态上继续迭代,HarmonyOS 4推出后,HarmonyOS Next开发者预览版本也在升级中,据记者了解,HarmonyOS Next底座全线自研,会完全使用鸿蒙内核,支持鸿蒙应用,这将是一个重大的跨越。

智能手机市场进入下行周期的同时,新的机遇也正在显现。在手机宏观市场持续不振的大环境下,折叠屏虽然出现了逆势增长态势,但整体来看,规模还是比较小的,仍处于发展的初期,企业仍需加大创新力度,推动折叠屏产品普及。

折叠屏之所以能够实现折叠效果,是因为 OLED 屏幕使用了柔性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轻薄与柔韧的特性,这种创造性的想法打破了直面屏手机的局限,让手机开发走向了一个新的维度。

2023Q1中国可折叠手机出货量飙升117%

2023 年第 1 季度全球可折叠手机出货量为 250 万台,同比增长 64%;而作为对比,同期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14.2%。

中国市场对全球可折叠手机市场的驱动力,表示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 8% 的大背景下,可折叠手机出货量达到 108 万部,同比飙升 117%。

2023 年第 1 季度,华为可折叠手机市场占比为 27%,排在第一位;OPPO 市场占比同样为 27%,排在第二位,相比较华为略有差距,主要归功于 N2 Flip,其销量超过了华为的 Pocket S。

三星瞄准中国市场,推出了 W23 和 W23 Flip,目前市场占比为 26%,排在第三位。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折叠屏手机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显示:

纵观手机发展史,直板智能手机凭借革新的产品体验替代了传统功能手机并成为主流产品形态,但历经多年的迭代和发展,如今直板智能手机的硬件配置和功能体验陷入发展瓶颈,用户的换机动力下降,换机周期也在进一步延长,直板智能手机的尺寸受用户便携性需求的制约,无法真正意义上满足用户对于大屏的需求;

而折叠形态手机在保证便携性的同时,更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大屏需求,折叠屏成为智能手机行业发展新的机会点。

折叠屏手机作为一种高端的、未来的手机设计,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2008 年三星推出了名为 "AM-OLED" 的曲面 OLED 屏幕,这一技术被认为是对直板屏幕的一种变革。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折叠屏手机逐渐成为业内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一般指折叠手机,折叠手机是智能手机的一种造型,特点是柔性可折叠。屏幕合起来为传统手机的大小,方便携带,打开则变成一个平板电脑,兼具娱乐和办公的功能,迎合了当下消费者追求便携和功能多样统一的需求。

折叠屏手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2.86亿台,低于前一年的3.29亿台。IDC指出,这是自2013年以来的最低销售量,也是自2013年以来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年销售量首次跌破3亿台。

在智能手机市场整体遭遇发展瓶颈的同时,各大厂商将目光聚集到了高端手机市场,随着供应链技术进步和消费者需求变化,具备高市场价值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折叠屏手机在中高价位市场中初露锋芒。

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头部品牌进一步丰富自身的产品线,线下、线上全面布局,市场份额向头部品牌集中。

头部手机品牌逐渐将产品重心转向中高端,并致力于在旗舰领域取得突破,借以提升产品力和品牌力。2022年,头部厂商纷纷进入折叠屏赛道,开启了各自的双旗舰战略。

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已发展为全球范围内最活跃和多元化的市场,2022年发布的新旗舰数量超过40款,汇聚了全产业链的最新成果。中国不仅是全球智能手机的制造高地,也是技术创新高地,引领了全球智能手机的技术、产品创新。

折叠屏已经成为国产品牌寻求高端突破的新赛道。仅在2022年,中国市场上市的折叠屏机型数量就达到了15款,涵盖了从内折叠到外折叠,从左右折叠和上下折叠的不同类型。

随着更多国产品牌的加入,折叠屏手机的竞争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中国折叠屏市场进入多品牌竞争时代。

与去年同期相比,OPPO 和三星的增长十分强劲,从去年 6% 的份额占比上升至今年的 26%。这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产品线和相对成熟的产品技术迭代。整体的市场格局也从去年的华为过半占有率变成了华为、OPPO、三星三足鼎立的模式。

另外,荣耀、vivo、小米也在折叠屏市场有着一定的份额占比。而在后续以上这些品牌也将持续推动产品上市。随着折叠屏的普及,消费者对下一代折叠屏产品也有了更高的期待,轻薄可能不会继续成为折叠屏竞争的主要赛道。

在满足轻薄的基础之上,折叠屏厂商将会大幅提升折叠屏产品的综合能力,包括更强大的影像系统,不弱于直板旗舰的计算和续航能力,以及更加实用、智能的交互体验等。

折叠屏手机未来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技术的提升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折叠屏手机将会成为未来智能手机的重要趋势之一。

预计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将突破500万部,该市场有望在2024年迎来爆发,并在之后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折叠屏的换机频率将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本报告由中研普华的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长期周密的市场调研,参考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专业研究机构提供的大量权威资料,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与国际同步的市场研究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

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折叠屏手机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折叠屏手机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固体饮料质量安全监管 固体饮料朝方便化的方向发展

因携带方便、即冲即饮等特点,固体饮料受到消费者欢迎。固体饮料是用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成的粉末状、颗粒...

新式药膳养生汤破圈增长 2023药膳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战略分析

一、药膳行业概况药膳发源于中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

胰岛素注射液应用范围广泛 2023胰岛素注射液行业市场价格分析

糖尿病作为全球性的慢性疾病,全球患者人数持续增长,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叠加患病率的持续提升导致糖尿病人数迅速增长...

中药提取物的产业化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2023中药提取物行业发展策略研究

中药提取物是从中药产业中分化出来的新兴领域,是现代植物药先进技术的载体,一些先进技术在中药提取物生产中广泛使用...

幼儿园市场现状最新消息 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力争达到60%以上

幼儿园市场现状最新消息 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力争达到60%以上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

2023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前景与现状预测分析

中信金属2023年半年报中信金属发布半年报称,上半年营业收入612.18亿元,同比减少1.8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3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