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汽车后市场发展驶入快车道 汽车后市场行业投资分析

面对万亿级且不断高速发展的庞大市场,无论是民营资本还是外资品牌,都在寄望从汽车后市场中抢夺一块蛋糕。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汽车保有量也随之不断上升,汽车保有量的稳定增长所带来的消费潜力,为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发展动力及发展空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服务市场,也随着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截至2022年6月底,新能源汽车后市市场规模已达到2002亿元。

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汽车后市场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系统部署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促进汽车后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市场结构不断优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持续优化汽车使用环境,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汽车消费需求。

国家稳增长及各地支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持续不断,叠加车企新品性价比提升支撑潜力需求释放,后续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继续走高。产业链方面,下游需求未见明显增量,头部企业排产较为谨慎,旺季效应不及预期,产业链整体价格维持弱势下行。

投资建议关注受益产业链利润重构的电池环节;电池技术持续迭代带动产业链需求增量环节;预期盈利有望环比改善的头部材料企业;获政策力推的充电桩环节。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2-2027年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显示:

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深度分析

汽车后市场规模与汽车保有量及车龄紧密相关,汽车保有量越大、车龄时间越长,汽车后市场的需求量越大。汽车后市场行业处在汽车产业链的末端,上游为汽车的生产与销售环节;下游主要为汽车车主提供相关细分市场服务。

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分布在各产业链环节。具体包括:

汽车生产上市公司:比亚迪、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福田汽车、长安汽车、江淮汽车、宇通客车、中通客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等;

汽车销售上市公司:德众汽车、庞大集团、中升控股、永达汽车、广汇汽车等;

汽车后市场上市公司:德联集团、道通科技、常润股份、天奇股份、格林美、旷达科技、金钟股份、明新旭腾、南华仪器、中国中期、特锐德等。

汽车后市场行业进入壁垒主要包含人才、技术、资金、客户认同和资源整合和五个方面。汽车零配件后市场供应链的典型特点是相对单价低、品类多、库存周转率低,这就要求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必须拥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及线下管控能力,且要形成规模效应。

据公安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26亿辆,其中汽车3.28亿辆;上半年汽车新注册登记1175万辆,同比增长5.8%。据德勤《2020中国汽车后市场白皮书》统计,中国汽车保有量预计在2025年达到1.7万亿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存量”市场。万亿汽车保有量意味着超万亿级的后市场蓝海。

面对万亿级且不断高速发展的庞大市场,无论是民营资本还是外资品牌,都在寄望从汽车后市场中抢夺一块蛋糕。

汽车后市场主要经营模式:

一是发展起来的汽车4S站;二是传统大中型维修厂;三是汽车维修路边店;四是汽车专项服务店;五是品牌快修美容装饰连锁店。这五大渠道在面积大小,设备投资,人员素质,地点便利性,服务质量,服务时间和收费标准等方面各有千秋,短期可以共存,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经过逐步变化的汽车4S站和国际知名的品牌快修保养美容连锁店是两大主要渠道。

汽车后市场未来方向

互联网+汽车的时代刚刚开启,“互联网+车后市场”已经提前进入起跑阶段,对于分散的汽车后市场主体而言,互联网对行业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互联网+汽车租赁”、“互联网+拼车”、“互联网+停车”都明显更具有活力。汽车除了在停车场,就是在从一个停车场到另一个停车场的路上,停车+充电(P+R),停车+洗车,停车+x,停车场将成为汽车连接周边服务的核心,而这个核心与周边的联系方式,互联网无疑将成为首选方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汽车后市场行业报告对中国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汽车后市场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同时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

想了解关于更多汽车后市场行业专业分析,可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2-2027年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柔性显示屏市场前景广阔 柔性显示屏行业市场现状分析2024

柔性显示屏市场前景如何?未来柔性显示屏还有发展机遇吗?数据显示,柔性OLED智能手机面板需求增长明显,全年出货4亿片,1...

中国智慧工地行业远景分析 智慧工地市场研究报告分析

中国智慧工地行业前景如何?未来智慧工地投资潜力怎么样?2023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593034亿元,同比增长5.5%。3...

中国BIM行业远景分析 建筑信息模型(BIM)市场研究报告分析

BIM行业前景怎么样?未来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发展大势吗?目前不少主流CAD软件厂商的BIM产品同样大获成功。建筑信息模...

中国税收营商环境分析 中国税收行业市场前瞻分析

中国税收营商环境分析国家税务总局今天发布了《中国税收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13-2022年)》,报告显示,十年来,我国1...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速潜在总规模将达十万亿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作出重要部署,中央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和数据局组建。企业产业数字化...

低代码与零代码软件行业分析: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6.3亿元人民币

低代码与零代码软件市场前景怎么样?IDC研报指出,低/零代码作为一种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有效赋能业务人员2...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3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