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据天翼终端官微发文,中国电信自主研发的卫星移动终端——天翼铂顿S9卫星手机将于11月10日在中国电信2023数字科技生态展的新品发布区发布。
11月6日,据天翼终端官微发文,中国电信自主研发的卫星移动终端——天翼铂顿S9卫星手机将于11月10日在中国电信2023数字科技生态展的新品发布区发布。
据悉,天翼铂顿S9打破传统卫星电话壁垒:内置卫星天线、普通手机形态、无须换卡换号即可使用。同时,天翼铂顿S9还搭载超强国产芯,配备天翼量子高清密话功能、3D超大曲面屏、大容量电池+快充等高端配置。
点评:国盛证券表示,卫星通信功能或成为2023年新发高端智能手机的标配,并逐步应用于智能手表等其他消费电子产品。而通信走到通话这一步,意味着手机在成为“卫星通信终端”的路上越走越远。
华西证券表示,随着手机卫星通信产业生态走向成熟,卫星整机及相关载荷产业链有望率先爆发。卫星载荷环节包括天线分系统、转发器分系统以及其它金属/非金属材料和电子元器件等,针对手机接收天线增益低的问题,需要设计卫星通信频段专用天线获得更高增益。星载相控阵是卫星与地面进行通信的最佳天线,手机直连卫星将带来星载相控阵等卫星天线的全新增量市场。
产业链及公司方面,据招商证券表示包括:通信载荷:上海瀚讯、信科移动、创意信息;射频及相关器件:航天环宇、盛路通信、盟升电子、国博电子、复旦微电、佳缘科技、天银机电、光库科技、光迅科技;相控阵天线:雷电微力、铖昌科技、臻镭科技等。地面核心网:震有科技、航天环宇;卫星运营:中国卫通、中国卫星。
全球仍有很多像海洋、偏远或欠发达的区域,近一半的人口无法上网。原因是像在沙漠、海洋、冰山深处这样的极端地理环境面前,地面通信基站信号无法覆盖,另外有很多地区大规模建设地面网络系统投入巨大,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所以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卫星通信是为基础建设薄弱的区域的网络覆盖提供一种低成本解决方案,也是为海洋、沙漠、冰川等自然区域提供通信的已知最优解决方案。
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技术接入互联网,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地面基站被搬入空中的卫星平台,每颗卫星都是天上的移动基站,可以为全球范围内用户提供高带宽、灵活便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在没有地面通信基站的情况下,利用卫星信号,也可以支撑电力巡检、应急保障等任务。
20世纪90年代,涌现出提供通信和网络服务的卫星星座。包括美国铱星、全球星、轨道通信以及比尔·盖茨所投资的Teledesic在内的多家公司都曾试图建立一个天基网络、销售独立的卫星电话或上网终端,与地面电信运营商竞争用户。
当前,知名的卫星互联网要数美国SpaceX公司的星链星座,截至今年3月29日,他们已累计发射81批,共4217颗星链卫星。SpaceX的最新计划显示:第一代星链星座由五个轨道层组成,运行轨道540~570公里,总共部署4408颗卫星,有望在2023年全部完成。
第二代星链星座由9个轨道层组成,运行轨道340~614公里,总计部署29988颗卫星;不过,目前得到正式批准的只有先行部署的7500颗,暂命名为Starlink Gen2A,已部署其中的两个轨道层。
根据SIA数据,全球卫星产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服务业,其中地面设备制造业2020年收入占比约为50%,主要包括大众消费设备和网络设备;卫星服务业收入约占比44%,主要包括卫星通信、卫星遥感、空间科学和国家安全;卫星发射和卫星制造业分别占比2%和5%。
2021年全球在轨卫星数量4852颗,其中,中国在轨卫星数量为499个,占所有在轨卫星比重的10.28%,为世界第二大在轨有效卫星的拥有国;而美国在轨卫星数量为2944个,是中国的5.9倍。
未来中国航天产业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2021年全球新发射卫星达到1827颗,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33.9%,随着卫星互联网下游端的需求刺激,预计未来全球每年卫星发射数还将持续增长。
2020年11月,银河航天在江苏南通重点打造新一代卫星智能制造超级工厂,目标为年产300-500颗卫星。该工厂建成后有望成为我国商业航天领域首条对标“星链计划”——具备低成本、批量化制造新一代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的智能生产线。
2021年2月8日-2月14日,银河航天联合新浪微博推出以“跨越宇宙的告白”为主题的节日活动,本次活动通过银河航天首发星为用户提供预约发送微博服务,这也是中国宽带卫星互联网首次向所有公众开放。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近年来,中国多个近地轨道卫星星座计划也相继启动。国有企业方面,例如航天科工集团推出的“虹云计划”计划发射156颗低轨卫星;航天科技集团推出的“鸿雁计划”计划发射324颗低轨卫星;2021年,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星网”)成立,根据其向ITU提交的宽带星座计划,组网卫星规模接近1.3万颗。
民营企业方面,银河航天提出的“银河Galaxy”卫星星座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卫星星座计划,计划到2025年前发射约1000颗卫星;吉利旗下浙江时空道宇预计到2025年底将拥有72颗卫星,2030年底将拥有168颗卫星。
卫星互联网具有不可替代的覆盖优势,是5G之补充,6G之初探。据统计,202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规模约为292.5亿元,预计2025年将升至446.92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1.2%,从整体规模来看,国内卫星互联网体量较小。实现太空互联网,本质就是传统航天和通信领域的技术拓展融合。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卫星通信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92亿元,同比增长9.54%。
2023年,中国首次在偏远地区实现低轨卫星互联网在电力通信领域的测试应用。在没有地面通信基站的情况下,利用卫星信号,也可以支撑电力巡检、应急保障等任务。2023年4月消息,在云南丽江玉龙县的大山深处,中国企业利用低轨卫星互联网试验星座首次完成的电力领域通信应用试验。
2023年7月9日19时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023年7月,河南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在郑州召开,河南将全面部署新一代通信网络,积极发展卫星互联网。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安徽、河南、四川和重庆等多地均出台政策支持卫星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内在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卫星终端研制及创新应用等多个方向,向卫星互联网全面推进。
未来不论何时身在何处,都可以实时在线,而且第二代卫星互联网将进一步增加卫星质量和体积,可以实现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将有可能在更多应用场景替代地面移动通信业务。
随着卫星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未来不仅可以让大山里的孩子随时随地上网课,也可以在灾难来临时,为灾区提供快速及时的应急网络接入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7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本报告利用中研普华长期对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同时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专业研究机构提...
查看详情
今年下半年来首场寒潮一路南下,暴雪、大风、降温各种技能叠满,多地体验一秒入冬。又到了翻箱倒柜找秋裤的时节了。11...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 已经逐渐发展出了成熟的体系, 并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健全、城商行所在...
一、智能交通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目前,国内智慧交通系统行业逐渐从前期走向快速发展阶段,但地区差异明显。由于交通行业...
新加坡生物医药产业提升竞争力分析01、“白纸”变“彩纸”,新加坡的医疗空白逐渐有了颜色选择比努力更重要。20世纪80...
全球智能交通市场总体情况分析一、全球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历程全球智能交通系统推广应用,美、欧、日先行一步。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产业价值链的整合策略1、信息共享策略在智能交通产业链成员间建立基于Internet技术或EDI技术的信息交互平台,...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