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中医药行业是我国传统特色产业。
治未病理念包含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强调通过预防保健,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变。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包括食疗、膏方、针灸、推拿、拔罐、穴位敷贴等手段。治未病是满足人民健康新需求的必然要求。发挥好中医治未病的优势,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形成独立的中医药人才评价体系。发挥好中医治未病的优势,要实施鼓励中医药服务的医保政策,完善体现中医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政策。要改革中医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探索“以技定价”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等政策,重点评价健康整体绩效,让治未病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中医药行业是我国传统特色产业。中药即按中医理论的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其中中药材是中药饮片、中成药的原料。中成药是指由中药材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工艺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既包括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作的各种蜜丸、水丸、冲剂、糖浆膏药等,又包括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作的中药片剂、注射剂、胶囊、口服液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和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中医药依靠天然药物治疗病症的作用逐渐凸显。中医药作为我国的国粹产业,在实践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我国人口加速老龄化带来市场持续增长,“一带一路”纵深发展带来增量出口市场。当前,我国中医药行业正迎来加速发展期,多地加速布局中医药全产业链,推动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1-2023年国务院连续发文鼓励中医药产业发展,药品审批速度加快、医院中医科室和中西医结合科室建设、医保报销政策支持,中医药产业将迎来业绩加速增长。中药材、中药饮片行业是中药制造行业的原材料供应者,其供应数量、质量和价格将直接影响中药制造行业的生产经营。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平台、加强中医药特色文化教育建设,培育中医特色优秀成果和文化精品,提升中医药文化社会影响力,真正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医药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
近几年,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从2017年673亿元增至2020年73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2021年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规模达到753亿元,2022年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规模将逼近800亿元。我国中医医疗资源质量有很大上升空间,特别是中医全面参与疫情应急防治、顶尖中医人才培育、标杆中医院、中医科室建设及中医康复保健医疗资源总量等方面。
数据显示,2016-2023年6月我国中成药产量上下波动变化,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2018年,我国中成药产量为259.01万吨,同比下降32.48%;2020年产量为244.88万吨,同比下降13.27%;2023年半年度中成药产量为108.3万吨,较2022年同期下降5.25%。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出现,消费者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中药需求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将有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全面的医保,必将提高中药产品的消费量。并且,医疗保健关系人身健康,是一个不断持续发展的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药制造行业必将得到长远的发展。随着人民健康观念的转变及消费的不断升级,对医药产品的需求比较旺盛,医药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非常快,行业周期性特征较弱,总体上也并无明显季节性特征。但是,中药的原料是农副产品,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地域的不同、季节的变迁、气候环境的变化都将会对中药材的品质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中药生产的成本和药品的品质。
由于行业基础是粗放型,产品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一般产品的商业周期短,特别是大宗制品。有效延长产品商业周期的决定因素是“品牌”和“特色”。如“同仁堂”的牛黄清心丸、乌鸡白凤丸、漳州的“片仔璜”历经数百年而不衰主要是品牌效应。从全国整个中药制造行业来看,亏损企业数量在整个行业企业数量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说明行业的生产状况稳定发展。因此,综合来看目前我国中药制造行业还处于成长阶段,集中度较低。未来行业发展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行业发展将会向规模化、集约化以及专业化方向发展。
2022-2026年,国家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方面不断推进新政策落地。一方面,医保目录动态调整、第四批药品集中采购、第一批医疗器械带量采购等政策落地,使医药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药品生产企业面临转型、调整营销模式等挑战;另一方面,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原研药、创新药,支持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同时不断推进线上医保支付、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流转等“互联网+医保+医疗+医药”相关政策落地。随着医药行业在新药研发、线上医疗等多方面深化改革创新,部分地区已经在试点实行互联网医疗全覆盖的新模式,众多医药企业纷纷瞄准线上机遇,加大线上布局。
十四五”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190多亿元,支持包括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中医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让群众就近享受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中医药健康服务,切实增强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数据显示,2021-2023年国务院连续发文鼓励中医药产业发展,药品审批速度加快、医院中医科室和中西医结合科室建设、医保报销政策支持,中医药产业将迎来业绩加速增长。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医药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4-2029年中医药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中医药行业是我国传统特色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和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中医药依靠天然药物治疗病症的作用逐渐凸显。中医药作为我国的国粹产业,在实践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迎来新的...
查看详情
听一场小型现场演唱会,或是呼朋约伴来一场穿越千年的“投壶”竞技……长沙夏夜里的晚风,少不了酒吧烟火气的飘荡,与...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已经超过28%,也就是说,每卖出四辆汽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其中,在国际市...
随着“十四五”迈向新发展阶段,家庭居住空间迎来新需求,家电家居市场实现快速扩张和多元化发展。生活模式、消费观念...
全球互联网产业用户大幅增长,带动各领域不断增长。互联网世界统计(IWS)数据显示,2011-2020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
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持续推动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一方面,加大对食用...
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平均降价70%左右11月30日,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天津开标。此次...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