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是指农业中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农业经济是指农业中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在生产关系的改革和生产力的组织方面都有一系列特殊的经济问题。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使农业生产关系更加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如何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等,显然与工业有所不同。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不仅提供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丰富多样的农产品,还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原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代表的一二产业加速融合,以农家乐、田园综合体等为代表的一三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农业及相关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持续保持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2倍以上,带动农业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农业经济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分工更加精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加。
截至10月末,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近400万个,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221.6万家,组建联合社1.5万家。全国超过107万个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100多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服务带动效应持续增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业务涵盖粮棉油、肉蛋奶、果蔬茶生产经营,其中,88%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种养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从事生猪产业的分别有21.7万个、13.2万家、比上年增长17.1%和1.9%,从事农机植保服务业的数量持续增长,从事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势头强劲。
此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设施农业、无土栽培、观光农业、精准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快速发展。2021年末,全国温室、大棚、中小棚等农业设施数量达2800多万个,设施农业占地面积3800多万亩。设施农业、无土栽培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突破了资源自然条件限制,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拓宽了农业生产的时空分布,为城乡居民提供丰富的新鲜瓜果蔬菜。与此同时,订单农业、农村电商、视频直播、冷链物流等农业新业态方兴未艾。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格局已经逐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再一次提速,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将更多地投向农业农村,用于土地、水利、种子、数字化、物流设施,特别是冷链建设等领域。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作为我国定调来年“三农”工作的最高级别官方会议,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1) 全方位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会议指出,要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保障粮食安全需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地”的方面,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
另外,会议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会议提出,要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
(2)学习运用“千万工程”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讨论稿)》。会议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
业内人士表示,“千万工程”的学习和运用被提高至前所未有的高度。2024年,很多工作将围绕“千万工程”展开,很多政策也会陆续到位,推动“千万工程”取得更大成效。
(3)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已经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正走向新的阶段。
专家表示,当前,乡村振兴已进入新的质量提升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努力发展乡村产业,帮助农民持续增收,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未来还是要放在突出的地位上。
乡村产业发展要起好步、走得稳、行得远,能够造福农民,必须尊重经济规律,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农业经济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3-2028年农业经济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十四五”规划时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在这个变局中,世界经济中...
查看详情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如何落实好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2...
检测设备从功能上区分,可以大致分为光学检测设备和电讯信号检测设备,前者立足于外观检测,后者立足于功能性检测。这...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4045亿元,同比下降9.4%,降幅比1-10月份扩大0.1个7...
中国对发展低碳技术给予充分重视,对新能源发展出台了许多政策,这都给国内外低碳技术行业企业提供了新的投资空间。未...
测量仪器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测量仪器是为了取得目标物某些属性值而进行衡量所需要的第三方标准,测量仪器一般...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家居装饰,并且愿意花费更多的钱来改善家居环境。因此,家居饰品挂件摆...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