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市场点评

粮食行业产量现状 粮食产业市场格局分析

  • 2022年5月7日 ZhouXun来源:互联网 558 31
  • 繁体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必须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长效治理,推动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取得实效,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近年来随着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凸显,国家不断增加粮食战略储备,新建粮食储备设施数量不断增加,相应配套的粮食输送系统需求随之增加。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必须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长效治理,推动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取得实效,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粮食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粮食行业产量现状

2021年,各地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支持复垦撂荒地,开发冬闲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64亿亩,比上年增加1295万亩,增长0.7%,连续两年实现增长。

2021年,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919亿斤和560亿斤,分别比上年增加62亿斤和14亿斤;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

2021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克服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粮食产业市场格局分析

从当前看,国内粮食市场总体供应充足、运行平稳,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健全:首先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截至目前全国共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5507家、粮食供应网点45939个。

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4月18日表示,国内粮食生产、能源供应总体稳定。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支持农业发展,加快耕地保护,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农业科技作用,促进粮食增产和农业丰收,取得了积极成效。

俄乌冲突自2月24日爆发以来,世界粮食价格一直在攀升。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比斯利警告称,全球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粮食危机。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世界各国粮食供应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虽然目前暂未有国家出现粮食危机,但是为了优先保障本国粮食充足,部分粮食生产国纷纷暂停粮食出口,粮食安全瞬间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我国作为粮食进口大国,面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丝毫未产生被动的局面,这得益于完备的粮食储备政策和优质的粮食供给企业。

报告对粮食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粮食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

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粮食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2综艺节目行业报告及综艺节目市场调研分析

国内综艺节目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在国内综艺节目市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也出现了诸如节目传递的价值观不正确、参I...

国内珍珠行业市场现状 国内珍珠行业市场发展

国内珍珠行业市场现状珍珠不仅可以用来装饰,还可以利用在医学领域和护肤品领域。现在我国淡水珍珠产量高,珍珠也逐渐...

抗炎药市场规模现状 抗炎药市场发展趋势

抗炎药市场规模现状医药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这一产业将愈发重要,国民的健康与生活质量还...

2022年等离子技术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规模分析

等离子技术发展趋势、等离子技术行业前景如何?等离子技术不仅在某些方面替代了传统加工工艺,而且它本身也与其他术领2...

2022帐篷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

2022帐篷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帐篷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如何? 据媒体报道称,5月4日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9...

梦洁转高端第一年亏损1.6亿 床上用品的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床上用品与家居行业融合是行业发展趋势之一。目前行业内的成熟品牌已作相关战略调整,逐渐由家纺向家居转型,如罗...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