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2023年智慧铁路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消息,国铁集团在认真贯彻疫情防控“新十条”措施、停止查验旅客核酸证明及健康码的同时,主动适应客流变化,有序恢复列车开行。2022年12月8日,开行旅客列车4609列、发送旅客290万人,分别较7日增加141列、26万人。9日5

智慧铁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信息的网络化,进而在整个铁路系统、企业内部以及合作伙伴之间实现信息的互联和共享。帮助铁路公司收集信息,更好地监控运营;更广泛的信息交互帮助铁路公司更好更快的决策;安全、可靠的提升铁路效率,应对铁路安全威胁,提升乘客体验感和乘客满意度。

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北斗导航的组网工作,北斗导航正迎来商用加速的阶段,这为我国智能高铁和智慧铁路发展带来福音。与此同时,我国5G基站也越建越多,5G网络覆盖越来越完善,5G融入铁路指日可待。唯一需要努力的或许是自动驾驶,安全性和技术上的限制还有待突破。

2023年智慧铁路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是今年春运服务的亮点。2023年春运,铁路开展互联网订餐的车站由55个增加到76个,覆盖全国铁路枢纽和客流较大车站。到站补票和列车补票业务环节,也全面实施电子化。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消息,国铁集团在认真贯彻疫情防控“新十条”措施、停止查验旅客核酸证明及健康码的同时,主动适应客流变化,有序恢复列车开行。2022年12月8日,开行旅客列车4609列、发送旅客290万人,分别较7日增加141列、26万人。9日,计划开行旅客列车5023列,预计发送旅客350万人。12306网站售票量持续增加,铁路客流呈现明显回升态势。

当前,智能交通的时代浪潮已经广泛影响铁路、公路、航空等行业,交通工具变得更加“聪明”,但最终落脚点还是更好满足旅客需求。以“众筹火车”为例,面对旅客对交通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特点,旅客交通出行方式也面临深刻变革,而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满足变革需求提供了可能。“众筹火车”打通了旅客与铁路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其效果和参与众筹的旅客人数呈正比,铁路部门能够据此优化车次和座席结构安排,从而提高列车运输效率和乘客的满意度。

2022年三季度财务决算显示,前三季度,铁路发展稳中有进,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50亿元,进度较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投产新线2381公里。前三季度,国家铁路发送货物29.21亿吨,同比增长6.3%。受多点散发疫情的超预期影响,国家铁路发送旅客13.3亿人次,同比下降33.3%,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7823 亿元,净利润亏损947亿元,其中三季度当季净利润亏损环比收窄200亿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智慧铁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机车牵引列车车辆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驶。传统方式是钢轮行进,但广义的铁路运输尚包括磁悬浮列车、缆车、索道等非钢轮行进的方式,或称轨道运输。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列车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滚动,使这上面的人感到更舒适,而且它还能节省能量。如果配置得当,铁路运输可以比路面运输运载同一重量物时节省五至七成能量。而且,铁轨能平均分散列车的重量,使列车的载重能力大大提高。

科技智能是铁路发展的现实需要,是铁路改革前进的主要方向,更是社会未来发展大势所趋。2021年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开展的“无接触式”服务蕴含着智慧的力量。从红外线测温门到刷脸进站,从智能机器人服务到VR导航,智能化的客运服务让旅客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在用好智能技术的同时,铁路部门还针对老年人及脱网人群等旅客群体的出行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举措。他们开通人工售票专窗,在候车室设立专用休息区,努力帮助重点旅客解决出行路上的实际问题。

“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成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智慧铁路建设持续推进。在技术装备领域,铁路部门大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大力研发复兴号动车组新产品,已经形成涵盖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速度等级的复兴号系列化动车组,持续巩固了中国高铁的领跑优势。在工程建造领域,随着BIM、人工智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一大批智能建造技术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中国高铁建造水平再上新台阶。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智慧铁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3年中国智能仓储行业市场投资前景预测

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叠加国内医疗体制改革、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步明显等因...

艾草经济效益如何?艾草产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分析

艾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小小艾草已形成百亿级产业规模。艾草经济效益如何?艾草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耐贫瘠、耐干...

移动云服务行业市场全景调研 移动云服务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规模分析

近年来,中国的5G用户呈现了规模化发展趋势,庞大的用户基数造就了个人消费类移动云服务的臣量潜在市场,因此未来3至5...

2023桃子种植行业供需趋势及进出口市场分析

桃子行业市场现状如何?桃子是一种果实作为水果的落叶小乔木,花可以观赏,果实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核仁1...

逆变器行业市场空间展望 光伏逆变器龙头企业营收情况

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心脏,其行业空间与光伏、储能行业的增长直接挂钩。逆变器行业市场空间展望逆变器行业增长动...

2023年消费贷款行业市场发展前瞻 消费贷款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分析

2022年初以来,不少用户表示银行的推广短信和推销电话此起彼伏。建设银行称,预计2023年消费金融贷款的拓展将是该行“...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2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