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超过10亿,短视频创作的活跃,也带火了背景音乐的生产。来自四川成都的杨蕾霖和杨蕾璎是短视频博主。在短视频平台,这对双胞胎姐妹已经发布了400多条舞蹈视频,每一条作品都离不开背景音乐的加持。
目前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超过10亿,短视频创作的活跃,也带火了背景音乐的生产。
来自四川成都的杨蕾霖和杨蕾璎是短视频博主。在短视频平台,这对双胞胎姐妹已经发布了400多条舞蹈视频,每一条作品都离不开背景音乐的加持。
短视频博主 杨蕾璎:它就像催化剂一样,在内容足够优质的情况下,有爆款音乐加持我们的视频就会锦上添花。
喜爱用音乐创作短视频的人不在少数,而通过短视频的传播,一些原本小众的歌曲也收获了更广泛的听众。
一首名为《勇气大爆发》的儿歌,今年初在音乐平台推广之后,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进行短视频创作。目前,这首歌在短视频平台的播放量超过了54亿。
北京某音乐工作室负责人 杨杰:歌曲质量非常好,导致很多人慢慢跟拍音乐视频。比如音乐配上小朋友比较搞笑的视频,能引起更大的话题性。
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带音乐短视频播放量占比超90%;使用量超过100万的歌曲达到近1800首。其中,伤感、动感、快乐、思念、励志等类型的背景音乐更受用户青睐。
一些歌曲在短视频平台的走红,也为音乐版权公司和音乐人带来更多的收益。而在这种新的媒介之下,传统的歌曲的推广、制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在北京的一个录音棚里,音乐制作人包胡尔查正在为即将发布的新歌筹备。去年2月,由包胡尔查作曲并制作的歌曲《雪龙吟》走红网络,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首《雪龙吟》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就达到了15亿次。
音乐制作人 包胡尔查:我们这几年把大部分作品投放到短视频平台,歌曲合作的量基本上按每年30%-40%增长,收益每年有约20%以上的增长。
短视频平台按照单价乘以歌曲使用量的方式做音乐版权结算。使用的用户越多,收益也就越高。为了适应短视频平台短、平、快的特点,让歌曲在短时间内快速抓住听众的耳朵,一些音乐人也调整了创作方式。
音乐制作人 包胡尔查:歌也不需要那么长,过去可能4分钟、5分钟的歌都是正常的,现在就2分多钟、3分多钟。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歌曲通过短视频平台走红,也间接推动了更多高质量音乐被听见。与此同时,法律人士也提醒,用户在使用背景音乐进行创作时,也要注意歌曲的版权问题。
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审判员 冯枭:如果是以商业为目的的使用,需要向版权方获取特定歌曲的商用版权授权。如果是自用,要看平台的素材库中是否有授权,而且制作的短视频也只能在该平台范围内使用。
中国短视频行业在发展中不断沉淀,在新旧交替、开放合作中出现了新形态、新业态,用户结构逐渐走向全民化,行业格局逐步稳固;主流媒体短视频化与短视频平台主流化交互影响,助力主流舆论引导。
从行业发展的整体分布格局来看,抖音、快手的“两超”格局持续强化,作为短视频头部平台的行业地位依然稳固。从用户规模看,这两大平台用户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短视频平台,且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
7月31日,快手发布的正面盈利预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不低于5.6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94.3亿元。
董事会认为扭亏主要是由于用户规模的增长及生态系统的繁荣;得益于强大的变现策略,收入实现增长;运营效率的持续改善。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
短视频即短片视频,一般指时长在5分钟以内,适合在移动及休闲状态下观看的视频内容。是继文字、图片、传统视频之后的另一新兴内容传播载体。
短视频相较于传统视频具有以下三大特征。创作成本与门槛低,对硬件设备及后期制作要求低,普通用户可单独完成短视频录制与制作。
新型社交属性,短视频成为继文字、图片后的一种新型社交方式,生活记录成为其最大的视频来源版块。娱乐时间碎片化,充分发挥移动设备的便携性与短视频的时长优势,便于用户在碎片化时间进行娱乐、社交、分享等。
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并向各类网民群体渗透。2022年,短视频用户规模持续增长。与2021年相比,各类用户群体对短视频使用率均有所上升,短视频进一步向各类网民群体“渗透”。
随着数字化生活在银发群体中渗透,50岁及以上用户占比稳定在1/4以上,银发群体倾向以短视频、时政资讯等作为日常的兴趣偏好和内容偏好,在银发群体的兴趣偏好中短视频活跃占比高达54.8%。
短视频用户的年龄结构从早期的年轻化延伸到当下的银龄化,用户群体的结构组成趋于全面,可以说当下短视频已经成为了全民化应用。
短视频成为吸引网民“触网”的首要应用。用户黏性增长明显,近四分之一新网民因短视频触网,短视频“纳新”能力远超即时通信。
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51亿,成为网络视听第二大应用。高学历、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中青年群体网络视听使用率更高。
报告显示,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2.5个小时。看新闻、学知识成为短视频用户的重要需求,短视频平台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的首要渠道。
短视频成为舆论宣传主阵地,“视听+”助力多领域数字化转型。新闻直播最受网民欢迎。报告提到,网络音频休闲和学习两不误,七成用户进行“深度阅读”。
2022年,泛网络视听产业的市场规模为7274.4亿元,较2021年增长4.4%;有42.7%的用户在最近半年内因观看网络视频或网络直播而购买过商品,与2020年相比提升27个百分点。
以“视听+”为代表的新场景、新业态在社会生活和产业结构中的连接赋能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行业的发展,短视频内容不断丰富,带动用户规模增长和黏性加强,成为移动互联网时长和流量增量的主要来源。此外,短视频还与直播、电商、教育、旅游等行业相互加成,逐步渗透至网民的生活全场景。
2018-2022年五年间,短视频用户规模从6.48亿增长至10.12亿,年新增用户均在6000万以上,其中2019、2020年,受疫情、技术、平台发展策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年新增用户均在1亿以上。
同时,用户使用率从78.2%增长至94.8%,增长了16.6个百分点,与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即时通信)使用率间的差距由17.4个百分点缩小至2.4个百分点。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不断加大直播内容供给,拓展直播边界,直播多元化趋势进一步显现,非遗传承、知识普惠、助农惠农、线上招工、线上相亲等直播类型不断成熟。
截至2022年底,快手已有近400种类型直播,其中助农扶农、科普教学等五类直播最受用户欢迎。
2021年9月-2022年8月,抖音平台演艺类直播打赏收入同比上涨46%,线上直播打赏成为诸多县级戏曲剧团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随着行业的发展,短视频内容不断丰富,带动用户规模增长和黏性加强,成为移动互联网时长和流量增量的主要来源。
由于短视频创作具有灵活性、娱乐性、门槛相对低等特点,对时长与拍摄要求不高,因而深受网友喜爱,逐渐呈现出全民参与的趋势。
短视频平台近几年拓展电商业务,“内容+电商”的变现模式已深度影响用户消费习惯。专家认为,庞大的短视频用户群蕴藏着消费市场新蓝海。短视频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营销渠道和商业载体,可以作为电商运营的一种有效方式。
未来的短视频发展,需要坚持内容为本、传播主流价值,重视用户需求并增强场景适配,充分利用技术赋能拓展行业布局。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中国行业研究网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首先分析了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历程,接着对中国短视频的运营状况进行了细致的透析,然后具体介绍了各类平台的发展。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3-2028年中国数控系统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数控系统市场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在市场竞争方面,数控系统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市场正面临着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数控系统行业有进一步洗牌的强烈要求,但是在一些数控...
查看详情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医保基金监管在医药领域反腐败“探照灯”作用,严厉打击医保领域各类...
23日,香港特区政府刊登宪报,根据《食物安全条例》,更改2018年7月24日生效的食物安全命令,24日起禁止来自日本10个1...
餐饮消费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强调,在扩大餐饮服务消费方面...
2023农用车辆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农用车辆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如何?农用车辆是对适合农业运输使用要求的载1...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试点范围,规范种植管理。目前时间过半,这项工作进...
据南方+8月23日消息,虽然日本政府一再宣称排放核污染水是安全的,但人们依然普遍担心这会影响到日本进口食品的安全2...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