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采访。
1月24日,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采访。
记者:近期股市出现波动,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重融资轻投资”的争论较多,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王建军:这段时间以来,资本市场震荡走弱、波动加大,不少投资者深感忧虑,提出意见建议,我们认真倾听,感同身受。我们深知,只有广大投资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才能有牢固的根基,从而真正实现稳市场、稳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资本市场运行情况及工作考虑的汇报,作出一系列部署,证监会正在抓紧落实推进。
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证监会的法定职责,也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监管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体现。目前,我国股市有2.2亿投资者,基金投资者更多,这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市情,也是我们巨大的优势。
从历史看,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之初,广大中小投资者就是最主要的参与者。可以说,没有亿万中小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就没有资本市场30多年的发展,他们是市场的功臣。
保护好广大投资者是我们巨大的责任。从现实看,股市已经成为居民配置资产的重要渠道,市场波动直接关系老百姓的“钱袋子”。相比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在信息、资金、工具运用等方面存在劣势,更容易受到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侵害。
这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始终把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努力,但落实中还有不到位的地方,距离大家的期待还有差距。
市场投资和融资是一体两面。我们将更加突出以投资者为本,本就是根,根深才能木茂。只有把投资者保护好了,市场繁荣发展才有根基。
我们将把这一理念贯穿到市场制度设计、监管执法各方面全流程,加快完善投资者保护的制度机制,全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和法治环境,让投资者切实感受到市场的公平正义。
王建军: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要在制度机制设计上更加体现投资者优先,让广大投资者有回报、有获得感。一是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质量突出体现在给投资者的回报上。
上市公司要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没有合理的回报就不是合格的上市公司。投资者买股票是要回报的,股市的长期回报要能高于存款、债券的收益,才是更加可持续的。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突出回报要求,大力推进上市公司通过回购注销、加大分红等方式,更好回报投资者。支持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市场化并购重组,激发经营活力。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对重大违法和没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应退尽退”,加速优胜劣汰。
二是回报投资者要发挥证券基金机构的作用。我们将健全保荐机构评价机制,突出对其保荐公司的质量考核特别是对投资者回报的考核,不能把没有长期回报的公司带到市场上来。我们将完善基金产品注册、投研能力评价等制度安排,引导投资机构转变“重销售轻服务”的观念,增强专业管理能力,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满足投资者财富管理需求。
三是梳理完善基础制度安排。全面评估发行定价、询价等机制,支持更多投资者参与,增强投资者获得感。把公平性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健全适合国情市情的量化交易监管制度,优化完善减持、融券、转融通等制度规则。
王建军: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必须依法全面加强监管,特别是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的骨干力量,目前总体情况是好的。
但有的上市公司诚信意识不强,上市目的不纯,缺乏公众公司姓“公”的基本认知,侵害投资者利益的事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投资者信心。我们将坚守监管主责主业,落实好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加快完善更加严格的资本市场监管执法体系,增强监管穿透力。
特别是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制度机制,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对于欺诈发行等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坚决重拳打击,让其“倾家荡产、牢底坐穿”。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一体追责,让其痛到不敢再为。
坚持以投资者为本,本立而道生。保护好投资者,切实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市场一定会走出短期的困扰,回归到稳定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我们坚定相信,我国经济的前景是光明的,我国股市的前景是光明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迅速上涨,市场竞争加剧。目前,市场上主要从事金融服务外包的公司较多,部分公司更专注于提供职场、物理坐席,部分公司更专注于金融外包业务,优质服务商能够为金融机构创造更大价值,从而聚集更多优质数据资源。
金融服务外包,是指金融机构持续利用外包服务商来完成以前由机构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
金融业务主要涵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担保以及期货等领域。当前,金融机构业务品种与服务类型丰富,这为全新的金融外包市场带来广阔的业务机会。
金融业的发展为金融业外包服务发展提供了机会,金融科技的创新为金融外包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为服务外包提供新一轮发展的支持和动力。
金融产品的创新为金融外包带来了更大的需求。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可能推动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战略调整,金融外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民银行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金融外包。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快速发展,并已形成较完整外包服务产业链。目前,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以信息技术服务外包 (ITO) 和业务流程外包 (BPO)为主,知识流程外包(KPO)相对较少。
政府部门支持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将非核心业务外包。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就业率,而且可以加快国家经济结构的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提高我国服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国家服务产业的整体发展。
目前,上海、深圳、北京等金融发达的城市纷纷建立金融服务中心基地,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均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支持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发展。
近些年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金融改革创新也为金融外包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与此同时,加强规范和防范风险不能忽视。
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的市场竞争形式十分复杂,以定价角度看,公司与公司之间可能会采取僵持式,即价格微调的竞争;以外包服务角度看,不同公司之间可以采取服务升级的竞争。
也就是说,即使价格基本是一致的,但不同公司的服务等级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样的竞争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服务的品质。
目前,金融服务外包已成为一种新颖的金融服务模式,得到了市场参与者的普遍重视。它不仅给金融机构和客户带来各种便利服务,而且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好的节约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的巨大空间。
目前国内涉及到外包服务的上市公司有3家:科锐国际、怡亚通、京北方;新三板挂牌企业有8家,具体为:华财会计、远茂股份、财安金融、华路时代、中融股份、腾信软创、皇嘉财务、赉卡睦。这些公众公司外包业务涉及到BPO(业务流程外包)、ITO(信息技术外包)、KPO(知识流程外包)等方面。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内金融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根,必须了解国际金融外包动态,借鉴国外金融外包的经验,把现有的资源集中到核心业务上去,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世界科技发展和应用、各国人才培养和吸引,未来若干年,全球离岸外包的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为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发包国还是接包国,都要在变化的市场格局中找到适合的发展位置,分享经济全球化的红利。
当前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仍以在岸外包为主。在岸外包指一国之内的服务外包,在岸外包对于国内市场广阔的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金融业的发展为金融业外包服务发展提供了机会,金融科技的创新为金融外包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为服务外包提供新一轮发展的支持和动力。
金融产品的创新为金融外包带来了更大的需求。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可能推动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战略调整,金融外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民银行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金融外包。
从金融外包发展前景来看,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为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要求,必然会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方向上去努力。
报告对国内外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市场消费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主要金融服务外包品牌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中国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以及企业的应对策略。报告还分析了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的竞争格局,行业的发展动向,并对行业相关政策进行了介绍和政策趋向研判。
想要了解更多金融服务外包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4-2029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金融服务外包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
查看详情
便利店,是位于居民区附近的实体店或提供网上购物的虚拟店,指以经营即时性商品或服务为主,以满足便利性需求为第一宗...
中国基金行业发展概况一、中国基金行业发展趋势在居民财富总量快速增加,资产配置结构持续转移的市场环境下,养老金长...
1月23日市场消息显示,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蔡崇信近期大幅增持阿里巴巴股票,受增持消息影响,阿里巴巴美股开盘8...
作为现代医疗的重要工具,医疗器械在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向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产业之一。它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结合信息学、系统科...
从中国黄金协会获悉,2023年,全国黄金消费量1089.69吨,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8.78%。其中:黄金首饰706.48吨,同比7...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