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产煤地区和煤炭企业全力以赴做好煤炭增产增供,1~11月全国煤炭产量40.9亿吨,同比增长9.7%,比去年同期增加3.6亿吨,创历史同期新高。
随着北方地区陆续进入冬季供暖季,能源需求大幅攀升。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能源供应形势更加严峻复杂,能源价格不断攀升,迎峰度冬能源保供稳价面临一定风险挑战。
据国家能源局消息,今年以来,各产煤地区和煤炭企业全力以赴做好煤炭增产增供,1~11月全国煤炭产量40.9亿吨,同比增长9.7%,比去年同期增加3.6亿吨,创历史同期新高。
2022年以来,地缘冲突加剧全球能源供需格局紧张,在能源供给风险增加的背景下,国际市场“抢煤”情绪升温,供需矛盾加剧推动煤价中枢上移,国内进口煤大幅缩量。
同时,7月以来极端天气拉动我国用电需求,全社会用电量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叠加低温寒潮天气推动采暖供电超负荷增长。各地区加紧做好煤炭增产增供工作,推动煤炭产量实现较快增长。
正处于迎峰度冬关键时期,国家能源局持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推动煤炭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据调度,12月1-15日,全国煤炭产量1.9亿吨,日均产量1251万吨,全国统调电厂电煤库存1.76亿吨、可用24天,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温暖过冬提供了坚实可靠保障。
今年以来国际能源供应形势严峻复杂,能源价格保持高位,对迎峰度冬能源保供稳价带来不利影响。面对这些困难挑战,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有关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全力加强统筹协调,提前做好各项工作,推动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煤炭生产较快增长。1—11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9.7%,供暖季以来煤炭日均产量保持高位,为能源保供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电力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截至10月底,全国发电总装机达到25亿千瓦,同比增长8.3%;其中,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合计达到11.2亿千瓦。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8.8%。三是油气生产稳定增长。1—11月份,全国原油产量1.88亿吨,同比增长3.0%;天然气产量1974亿立方米,增长6.4%。
总的看,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全国能源供需总体平稳有序,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超过1.76亿吨,同比明显增加,电力、天然气供应也较为充足。近日,北方港动力煤贸易商现货报价比前期明显下降,12月14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LNG交易价约5.6元/立方米,同期国际东北亚地区现货价格折合人民币10.1元/立方米,国内现货交易价格远低于国际水平。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版电力煤炭行业兼并重组机会研究及决策咨询报告》显示:
国家发改委11月30日表示,当前煤炭供应形势总体良好。全面进入供暖期以来,全国统调电厂电煤供应量保持高位,连续多日大于电煤消耗量,存煤保持在1.75亿吨左右的历史高位。下一步将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加大对煤电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组织做好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并推动2023年省间电力中长期交易。
2022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煤炭消耗呈快速增长态势。为保障迎峰度冬煤炭稳定供应,国家发改委运行局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要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国家发改委已会同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有关成员单位,组建成立增产能工作专班,督促各产煤省区和中央企业全力挖潜扩能增产,加强要素保障服务,协调解决煤炭扩能增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针对山西、内蒙古等主要产煤省区近期疫情多发散发的严峻形势,国家发改委运行局向有关产煤省区印发特急能源保供协调函,督促地方统筹疫情防控和煤炭保供,加强应急值守,落实保供责任,保障煤炭正常生产供应。积极协调地方政府部门和国铁集团努力增加大秦铁路煤炭运量,采取措施保障公铁运输畅通,提升电厂存煤水平。
针对东北三省今冬明春煤炭保暖保供工作,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督促东北三省在开栓供暖前及早落实储备资源,建立日调度机制,每日紧盯煤炭供耗存情况,及时协调资源补充供应缺口,督促地方成立服务保障小组,分包企业、责任到人,解决民生供热企业保暖保供问题。
近期,国家发改委运行局会同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认真研究贯彻落实国务院今冬保暖保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加大对煤电企业金融支持力度,采取有力举措纾解企业实际困难。充分利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为煤电企业购买电煤保供提供低成本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提升煤电企业顶峰发电能力。
为提前做好2023年相关工作,近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严格做好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的通知》,对做好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作出部署安排。《通知》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协调,认真做好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要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指导督促供需企业自主衔接资源和签订合同,推动企业签早、签足、签实、签规范,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要求。国家发改委运行局还组织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根据全年电力供需形势,深入开展分析,并于11月全面启动2023年省间电力中长期年度交易组织工作,结合省间输电通道可用输电能力,组织大水电、大火电、大核电签订年度中长期合同,为省间高比例签约奠定良好基础,确保全国电力平稳有序供应。
在国际煤炭市场方面,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发布报告称,预计2022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将升至历史最高水平。报告称,2022年全球煤炭使用量可能会增加1.2%,首次超过80亿吨,超过2013年创下的历史纪录。具体来说,预计今年煤炭消费量增幅最大的经济体是印度,同比增幅为7%,其后是欧盟(6%)和中国(0.4%)。
国际能源署在16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了这一点。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冲突后的天然气价格上涨以及随之而来的供应中断(尤其是来自俄罗斯的供应中断)导致一些国家今年转向了相对便宜的煤炭,尽管煤炭是全球能源体系中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来源。
今年的全球煤炭消费量将同比增长1.2%,首次超过每年80亿吨的水平,刷新2013年创下的历史纪录,并将维持这一水平直到2025年。具体来说,预计今年煤炭消费量增幅最大的经济体是印度,同比增幅为7%,其后是欧盟(6%)和中国(0.4%)。在产量方面,三大煤炭生产国——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产量今年也将打破纪录。
国际能源署指出,可再生能源将在未来三年内满足90%的新增电力需求。但与此同时,世界将继续燃烧煤炭。在许多国家,煤矿是国有的,因此通过奖励或征税来推动转型的尝试并不总是很有效。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方面是燃煤电厂的使用寿命可达40年,投资建设后,过早将其拆除通常会产生较高成本。
《2022-2027年版电力煤炭行业兼并重组机会研究及决策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7年版电力煤炭行业兼并重组机会研究及决策咨询报告
企业并购包括兼并与收购。公司兼并是指经由转移公司所有权的形式,一家或多家公司的全部资产与责任不需经过清算都转移为另一公司所有,而接受全部资产与责任的另一公司仍然完全以自身名义继续运...
查看详情
招标代理的概念招标代理一般是指具备相关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公司)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受招标人的委托或授权办理招标...
保险投资的概念保险投资指保险企业在组织经济补偿过程中,将积聚的各种保险资金加以运用,使资金增值的活动。保险企业...
伴随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快速扩张,天然气消费规模在过去十几年经历了一段快速增长期,部分优质的城燃...
海运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发展中国家因缺少资金,大多数进出口货物运输都不得不受控于发达国家的船队,中国也未能免遭...
动物保健品是指专门用于防治动物疾病和保证动物健康的产品。动物保健品的功效包括动物保健品是绿色、天然产品。其主要...
保健品行业前景如何?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保健品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和华东等地,特别以广东和山东为代2...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