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海外需求的拉动,今年以来,我国锂电池出口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我国锂电池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58.9%。
受到海外需求的拉动,今年以来,我国锂电池出口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我国锂电池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58.9%。
在广东东莞一家储能电池生产厂家,生产部经理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由于海外订单需求增加,工厂新招了比原来多一倍的工人。
广东深圳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 韦鹏飞:去年二十到三十人可以满足20台左右的产量,今年增加到五六十人,才可以满足30台到50台的产能。
工厂负责人表示,今年出口畅销款主要是功率比较大的免安装电池,由于海外居民用电需求大,大功率的免安装储能电池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解决安装的痛点,也可以满足更多的用电需求。
为了应对市场订单需求,一些储能电池生产企业正在扩大生产规模。叶龙辉是一家锂电池生产企业的负责人,今年他们在广东惠州投资了一家新工厂,买入了最新的自动化设备,预估新工厂产能将比原来扩增几倍。
广东深圳某新能源有限公司采购部副总经理 叶龙辉:自动化的设备在300万元左右。2023年订单量激增,客户需要来验厂,所以我们就下定决心把规模再弄得更大一点。
在锂电池出口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今年出口市场有哪些新的增量?哪些产品更受海外用户的欢迎呢?
不少外贸公司表示,今年锂电池的出口市场除了传统的欧美国家,南非、尼日利亚、越南等新兴市场的订单增长非常明显。
广东深圳某新能源有限公司采购部副总经理 叶龙辉:2023年增长比较快的是南非和越南的市场,目前我们收到的订单量大概每个月是500到1000台,像南非增长300%左右。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在今年出口的储能产品中,大多为磷酸铁锂电池,主要是因为磷酸铁锂价格企稳,带动电池成本大幅下降,海外用户安装更加积极。
广东深圳某新能源有限公司外贸事业部负责人 邓永敬:去年每吨磷酸铁锂是55万元,现在每吨已经降到25万元-28万元正常的稳定水平。整个市场也在进行扩产中,规模上来成本就下来。
储能电池市场前景如何?目前,储能市场处于快速商业化的阶段,潜在规模巨大,相关产品在通信基站、电网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支持储能电池行业健康发展。如《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为储能电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
储能电池一般指的是储能蓄电池,储能蓄电池主要是指使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储蓄能源用的蓄电池。近年来,全球储能电池市场快速增长,在欧洲、北美、中国等主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带动下,储能电池出货量规模再创新高。
据InfoLink的数据,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总计142.7GWh,同比2021年出货量46.9GWh大幅增长204.3%,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中。
随着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储能市场爆发,吸引资本布局。2022年以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鹏辉能源等锂电龙头企业相继公布储能电池扩产规划。
从我国储能电池厂商业务布局来看,储能电池厂普遍布局电池包和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和能量管理系统偶有布局。如宁德时代储能电池业务包括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
储能电池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原材料及设备、中游储能系统及集成、下游电力系统储能应用。储能电池上游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以及结构件等;
上游的集成系统设备主要包括涂布机、搅拌机等。产业链中游主要为储能系统的集成与制造,对于一个完整的储能系统,一般包括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以及储能变流器(PCS)四大组成部分。产业链下游的应用场景主要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电力系统储能。
从产业链全景来看,在上游领域,电芯原材料代表企业有德方纳米。贵州安达、贝特瑞、天赐材料、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等公司;电池生产设备商有杭可科技、先导智能、北方华创、赢合科技等企业。
在产业链中游,电池组制造的代表企业有宁德时代、比亚迪、海基新能源、国轩高科等;电池管理系统制造代表企业有科工电子、高特电子、高泰昊能等;储能变流器制造代表企业有阳先电源、科华恒盛、南瑞继保等;
能量管理系统制造代表企业有派能科技、国电南瑞、中天科技、平高电气等;储能系统集成代表企业有库博能源、猛狮科技、南都电源、电气国轩等;储能系统安装代表企业有永福股份、特变电工、正泰电器、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
产业链下游系统应用代表企业主要有国家能源、国投电力、中国华能、中核集团等。
目前,储能市场处于快速商业化的阶段,潜在规模巨大,相关产品在通信基站、电网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储能成为锂电池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2022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130GWh,同比增长1.7倍。GGII预测,2023年国内储能电池出货有望达210GWh。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国内储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
从我国储能电池细分市场来看,电力储能电池出货量最大达92GWh,同比增长216.2%,占比70.8%。户用储能电池紧随其后,出货量25GWh,同比增长354.5%,占比19.2%。
通信储能电池出货量9GWh,同比减少25%,占比6.9%。便携式储能电池出货量4GWh,同比增长207.7%,占比3.1%。
聚焦中国,储能产业发展明显提速,受政策引导及行业技术迭代推动,储能电池需求广阔,储能锂电池产量不断上涨。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初步统计,2022年,我国共投运储能项目259个,总装机功率为20.75GW;其中电化学储能项目236个,装机功率达5.66GW/12.29GWh。各项指标较2021年明显提速。
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支持储能电池行业健康发展。如《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为储能电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储能市场爆发。资本早已嗅到商机,今年以来,锂电龙头企业相继公布储能电池扩产规划。
业内人士称,今年是储能市场的元年,未来这个市场不会比动力电池差,磷酸铁锂优质产能不会过剩。根据GGII的预测,2025年我国及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分别达180GWh、500GWh。
预计2022年-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量分别为66万吨、111万吨、167万吨、23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53.13%。
储能电池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储能电池行业的市场规模、储能电池市场供需求状况、储能电池市场竞争状况和储能电池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储能电池市场主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对储能电池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
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想要了解更多储能电池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国内储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3-2028年国内储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储能电池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储能电池行业的市场规模、储能电池市场供需求状况、储能电池市场竞争状况和储能电池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储能电池市场主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对储能电池行业的...
查看详情
近日,随着南海伏季休渔期的结束,广西多地渔港码头的大量渔船有序出海作业。现在海鲜的供货价和开海前相比,是否便宜...
目前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超过10亿,短视频创作的活跃,也带火了背景音乐的生产。来自四川成都的杨蕾霖和杨蕾璎是短视...
目前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超过10亿,短视频创作的活跃,也带火了背景音乐的生产。来自四川成都的杨蕾霖和杨蕾璎是短视...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医保基金监管在医药领域反腐败“探照灯”作用,严厉打击医保领域各类...
23日,香港特区政府刊登宪报,根据《食物安全条例》,更改2018年7月24日生效的食物安全命令,24日起禁止来自日本10个1...
餐饮消费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强调,在扩大餐饮服务消费方面...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