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23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宗旨和目标还主要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还缺乏价值驱动因素。我国相当多的中小型环保企业融资困难,而相当多中小污染企业采取民间融资或筹资金基本不向金融机构贷款或很少贷款,又达不到上市融资的条件,因而难以对

所谓“绿色金融”是一种金融体系,也是一项我国的基本政策,在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第四十五条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绿色金融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强对环保、节能、低碳行业的投入,也就是把资金打造成环保专家并通过创新的方法,让其更有针对性地用于支持环保项目和发展绿色产业。这样一来,绿色金融既能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又能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我国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而绿色金融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就好像是,国家提出要降低碳排放,减少污染时,绿色金融带着它的一大堆金融利器直奔环保产业和可持续发展项目而来。举个例子,如某个企业想要建设风力发电厂,但是缺乏资金,绿色金融就可以提供绿色债券,让投资者购买,为企业筹集资金,助力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这样一来,不仅企业得到了资金支持,还为绿色能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减少了碳排放。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明确,绿色金融业务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的各项符合绿色金融标准及相关规定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绿色贷款、绿色证券、绿色股权投资、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理财等。绿色金融评价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激励约束的制度安排。绿色金融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中国人民银行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鼓励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监管机构、各类市场参与者积极探索和依法依规拓展绿色金融评价结果的应用场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披露绿色金融评价结果。

《方案》指出,绿色金融评价面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坚持绿色导向、商业可持续、激励约束兼容,按照客观、公平、公正原则稳步推进,依法尊重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自主经营。中国人民银行负责24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绿色金融标准和统计制度体系的完善情况对纳入评价范围的绿色金融业务进行动态调整。当前纳入评价范围的绿色金融业务包括境内绿色贷款和境内绿色债券。后续对纳入评价范围的绿色金融业务的调整将另行通知。

对于评价指标及方法,《方案》明确,绿色金融评价指标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类。其中,定量指标权重80%,定性指标权重20%。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绿色金融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2023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自2016年起中国境内绿债发行量逐年稳步提升,中国的绿色金融经过短短几年发展,继续领跑全球。然而,从整体发展状况看,中国绿色金融事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发展不充分、标准不完善、资源不平衡等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指引,并明确自身对于绿色低碳经济的服务职能。根据央行的工作计划,未来几年内,央行将大力推动我国金融资源向绿色领域倾斜,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产业、绿色项目、绿色技术、绿色设施等主体的金融需求。

“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重要目标为我国绿色金融增添了新的使命与机遇,各金融机构也越来越有探索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积极性。未来大银行将继续广泛发挥绿色债券相比于普通债券所具有的高审批效率、良好声誉、低违约率、低融资成本等优势,逐渐建立多元化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绿色金融的制度改革与产品创新。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引领作用,并鼓励更多的中小银行、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等积极参与到绿色金融发展中来。

除了国家推行相关政策鼓励和帮助民企发行绿债以外,民企改善绿色融资难的问题也可以考虑发行绿色ABS资产支持证券“曲线救国”,或者在绿色资管行业转型的背景下抓住机遇,考虑集体设立绿色基金吸引融资以投入绿色项目。在发行标准上,自《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后,我国绿债标准统一的进程逐渐加快,在债券发行标准上,审批依据可以适当向绿色项目的评价进行倾斜,不以发行主体的资信状况作为唯一依据,让“证监会支持绿色债券发展”落到实处,让民企获得绿色融资更加便利。

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宗旨和目标有待改进和提升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宗旨和目标还主要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还缺乏价值驱动因素。我国相当多的中小型环保企业融资困难,而相当多中小污染企业采取民间融资或筹资金基本不向金融机构贷款或很少贷款,又达不到上市融资的条件,因而难以对这些数量大、涉及面广 的中小型环保和污染企业在融资环节分别发挥推动和制约作用。

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缺乏组织保障

国际上,许多金融机构在经营宗旨和目标中,都确立了持续发展价值观,并在组织安排上都设立了环境部门、环境执行官或环境执行委员会。如瑞士信贷银行为加强环保,就设立了环境执行委员会。这些环境部门、环境执行官或环境执行委员会,或拥有业务否决权,或拥有业务监督权,或对与环境相关的议题提供咨询。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还没有类似职能的机构。

三、业务政策、业务流程有待重构

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将发展绿色金融的要求全面纳入业务政策之中,对企业环保政策执行情况的审查还停留在形式上的审查,对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还比较粗糙。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中还缺乏对环境保护要求的硬约束,也缺乏基本的标准。目前,绿色信贷的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的,缺少具体的绿色金融指导目录和环境风险评级标准,金融企业难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和内部实施细则,降低了绿色信贷措施的可操作性。因此,目前推行绿色信贷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标准也不完善。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预测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分析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预测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分析随着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扩大,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也在持续攀升。银发群体正加速推动“银发经...

细胞存储行业现状分析:全球细胞存储市场规模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

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储存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细胞中的APSC多能细胞保存一定的期限,保证细胞的功能和2...

电子信息制造行业分析 工信部:培育壮大先进计算、虚拟现实等新增长点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在电子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加工工艺的...

2023年智能光伏行业市场深度分析 两部门:推动“智能光伏+储能”在工业、农业等领域创新应用

目前,智能光伏示范引领成效显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光伏产业加快融合创新,三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总数达80家,涵盖...

瑞幸股价大涨5% 预计未来国产咖啡品牌发展潜力极大

瑞幸股价大涨5% 预计未来国产咖啡品牌发展潜力极大9月5日,美国三大股指周二集体收跌。其中,道指下跌0.56%,标普5...

智能光伏行业市场发展研究:到2025年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全面迈向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光伏+”也持续升温,新模式不断涌现。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光伏...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3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