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曾一度在中国消失,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渐进发展中,民营经济得以复兴,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力军。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以来,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占比、A股民营企业投资积极性等多项指标恢复向好、持续改善。经过统计发现,自“民营经济31条”发布以来,A股民营上市公司投资热情明显上升。2023年7月至今,已有124家民营上市公司发布了对外投资公告,其中42家公司对外投资规模达10亿元以上,且不乏百亿级大单,最大一笔对外投资额高达180亿元,以真金白银的投资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和港澳台商独资及其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国有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民营经济、民营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类型。民营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概念和经济形式。民营经济曾一度在中国消失,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渐进发展中,民营经济得以复兴,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力军。
民营经济是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产权明晰,责权分明,经营方式灵活,自负盈亏,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但是,民营企业一般规模不大、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相对稀缺。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相结合,则正好能弥补这些劣势,发扬自身的优势,这就要求不同所有制经济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和谐发展。
近10年来,民营企业数量翻了两番,2012年为1085.7万户,至2022年已超过4700万户。全国工商联数据显示,2022年民营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38.32万亿元,同比增长9.13%。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截至2021年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4762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2021年,研发投入前1000位的民营企业研发费用超过1.08万亿元,占研发经费支出的38.6%;同年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居前十的民营企业有7家。民营企业保持外贸主力军地位。2022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占比升至50.9%,同比增加2.3个百分点,对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8%。同时,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重要动力源。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为30%,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
2023年6月,央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上海出台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河南省财政梳理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10大类53条财政政策。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的利好政策持续推出。《意见》的出台,必将进一步助力民营经济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和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民营经济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2023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279亿元,有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缴费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7049亿元,占比76%,是税费支持政策的主要受益者。上半年,制造业及与之相关的批发零售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818亿元,在各个行业中占比最高,达41%。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上半年,以锂电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相关制造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7.4%、38.4%和54.5%。
2023年3月,国家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统一提高到100%,并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在此基础上,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按照国务院部署,积极推动在原有10月份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和年度汇算清缴两个时段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基础上,新增7月预缴申报期作为政策享受时点,2023年7月,全国共有30.8万户企业提前办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可享受减免税额约2300亿元。
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呈现出“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截至6月底,已累计有144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6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1,比上月上升0.2点。同时也要看到,上半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2%,一些民营企业面临问题和困难,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预期和信心亟待提振。此次《意见》明确提出“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强化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培育尊重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舆论环境”等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创造性落实好各项举措。
2023三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年内再次回升,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3.1%。数据显示,民营企业活力释放,民营经济恢复向好。
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纷纷行动,进一步稳定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和预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提出31条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密集与民营企业座谈,表示将针对性解决企业具体诉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出《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推动破解民营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些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民营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其在国民经济“56789”占比以及其与国有经济占比等“量”的持续增长上,企业竞争力与大型民企带动作用有待提升、产业结构转型有待升级、大中小民企有待融通发展等“质”的稳步提升及“能”的不断增强还存在不少问题。发展民营经济是长久之策,解决以上从“量”到“质”和“能”的结构性问题,要将民营经济的发展放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不断完善“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之间的关系。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意见》落实,弘扬企业家精神,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着力增强经营主体活力,激发民间资本投资信心,我们一定能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更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民营经济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3-2028年中国民营经济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和港澳台商独资及其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国有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民营经济、民营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查看详情
中信证券11月9日研报指出,旺季高基数已过,积极布局迎接2024。我们认为啤酒行业目前仍处于长期高端化通道中,2023Q1-...
我国糖尿病药物市场中,除格列喹酮、吡格列酮及特有的中成药以外,其他品种基本都被外资巨头垄断,国内企业只占很小的...
近年电子纸技术持续突破,尤其是迈向彩色化,更进一步打开市场。据相关单位预估,去年全球电子纸市场规模约46.5亿美元,年...
制药化学是利用化学的概念和方法发现确证和开发药物,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的一门学科。基...
电子设备行业是指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生产电子产品的行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行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活力...
网络游戏,英文名称为Online Game,又称 “在线游戏”,简称“网游”。指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和...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