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仍处在高速增长阶段,产能建设需要一定周期。考虑到明年、后年及未来的发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在目前阶段不存在过剩问题。如果不提前做好产能准备,到时候供不应求是必然的。”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专家媒体交流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苗圩针对当前市场上出现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言论”做出回应。
此外,受新能源补贴退出以及春节假期提前等因素影响,今年1月份,我国车市未见“开门红”,曾一路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出现了回调。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我国电动车和电池的增长率会下降,锂材料价格也会回归到合理区间。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后,短期内插电混动和增程电动车会有一个上升的趋势,但中长期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态势不会改变。
汽车行业可借鉴“注册制”
今年1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虽保持在24.7%的高位,却罕见地出现了产销双降。其中,产销分别为42.5万辆和40.8万辆,环比均下降近50%,同比则呈现个位数下降。这也引发了行业内外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疲软、产能过剩的担忧。
对此,苗圩称,回顾历史,每一次补贴政策退出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市场萧条,但预计今年政策退出影响整体可控,一方面补贴金额较少,另一方面政策退出也早有预期。同时,苗圩也希望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再延续一段时间。他呼吁相关部门出台类似政策要提前预告,让企业和市场做好准备。“我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很有可能超过30%,即年销900万辆,并有可能在2030年之前达到50%。”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需求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包含了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外资品牌。自主品牌: 荣威汽车、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日产启辰、广汽、东风汽车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淮汽车、重庆力帆实业(集团)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随着政策、市场的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飞速发展态势。相应的动力电池产业也开始蓬勃发展,一时间一众电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市场淘汰,当时的很多动力电池企业已经退出了市场,产业集中度不断加强。
目前,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突破拐点,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共识》提出,要坚定推进汽车产业全面电动化转型,并加速推进商用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开发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多元化汽车产品;同时进一步加强氢燃料电池、纯电动、零碳燃料、电池、芯片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全球合作,并充分发挥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的协同效益。
新能源汽车行业一路 “高歌猛进”,但繁华背后也浮现出 “缺芯贵电”的隐忧。根据预测,到今年年底,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将攀升至427.85万辆,较此前的预估增加约1.62万辆。
芯片短缺仍然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大的瓶颈之一。与 “缺芯”一样,“贵电”也是制约新能源汽车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部分环节紧缺使材料供应不确定性加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给产业带来不确定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较长,涉及环节多,与制造、化工、有色冶炼等行业有明显的交叉,因此影响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生产的约束条件较多,在下游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产业链中约束限制最大的环节往往会成为供给端的最大短板。
数据显示,2025年氢能源将满足全球最终能源需求的7%。在倡导健康环保的时代背景之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目前的主流趋势之一,其中氢能源汽车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能量转换效率高、噪音小、续航里程长、加注燃料时间短、无需充电等特点,被视为很有前景的清洁能源汽车。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加速推进绿色环保社会。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如今,已在我国市场上出现的新能源汽车,包括已上市或即将上市的,以纯电动车型为主,如比亚迪e6、江淮iEV4、北汽E150、上汽荣威E50、启辰晨风、腾势、宝马之诺、宝马i3和i8,以及特斯拉等。此外,也有部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如比亚迪秦、沃尔沃S60L插电式混合动力。当然,还有更多车企计划在未来面向中国市场推出更多新能源产品。
2022年上半年,尽管遭遇了疫情的影响,但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260万辆,同比增长115%,渗透率高达21.6%,今年销量预计将超过600万辆。而在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业销量同比下滑6.6%,为1205.7万辆。
新能源汽车的增幅在整个汽车产业中一枝独秀。但事实上,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整车生产企业中仅有特斯拉和比亚迪两家处于赚钱状态;动力电池领域的盈利状况也并不乐观。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参与者积极探索出路。如以广汽集团为代表的主机厂被迫后向一体化“造电池”和布局电池原材料。电池厂商宁德时代则布局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以改善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飙升带来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节奏会明显加快。市场的爆发会激发新一轮汽车技术创新浪潮,未来技术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竞争的核心因素。技术的进步使新能源汽车已基本具备与同级燃油车竞争的经济优势,真正迎来行业期待的拐点。
基础设施配套逐步补齐并衍生三网融合新业态。由于汽车电动化的发展,未来能源基础设施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充电、换电、快充、慢充、电池的移动补电、加氢等等,将会构成融合的基础设施。
当前汽车业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产业链、价值链的重构。国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不仅呈现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趋势。
展望未来,发展潜力依旧巨大的新能源汽车,不但成为推进“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也助力中国抢占全球产业竞争新高地。而强大的供应链保障能力,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分析
“去年至今,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如破竹。”汽车之家首席技术官项碧波认为,自主品牌的产品丰富、品质优秀,价格覆盖较为全面,供用户选择的空间更大。
新能源汽车用户调研显示,58%的潜在用户更偏好传统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其中选择新势力品牌的用户超过了三成。在消费者心目中,打在自主汽车品牌身上的形象标签是“技术实力强”“口碑好”,这在品牌认知上已经接近海外主流品牌。
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强表现的原因是市场需求的有效拉动,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2022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世界地位回归62%的高位水平,其中7月~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世界的占比是67%。中国带动世界增量主要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转向市场化推动,形成较强的内生增长动力。
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新能源汽车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2-202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3-2028年国内车用吸尘器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车用吸尘器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车用吸尘器行业的市场规模、车用吸尘器市场供需求状况、车用吸尘器市场竞争状况和车用吸尘器主要企业经营情况、车用吸尘器市场主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对车...
查看详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调味品的生产和市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和兴旺,其是,并逐步向营养、卫生...
攥紧中国种子 端稳中国饭碗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海南考察南繁科研育种工作...
文旅市场快速复苏近段时间,文旅市场快速复苏,人们的旅游消费热情持续旺盛。今年以来,中国文旅市场快速复苏:影院座...
枕头作为居民必备的睡眠工具之一,市场需求巨大。作为枕头行业的细分领域,得益于枕头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记忆枕行业...
多家快递企业发布1月经营简报近日,多家快递企业发布1月经营简报。受春节等因素影响,快件量同比下降。多家企业通过春...
产后恢复行业市场多大?产后恢复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以及有效的服务,很快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