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报告发布 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竞争格局预测报告

  • 李波 2023年3月15日 来源:中研普华集团、央视财经、中研网 747 45
  • 繁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用于观察消费品市场的规模和地域分布、判断消费需求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程度的重要经济指标。将100个城市按照4千亿元以上、2千亿-4千亿元、1千亿-2千亿元及1千亿元以下四个城市类别进行划分后发现,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4千亿元以上的城市消费者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用于观察消费品市场的规模和地域分布、判断消费需求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程度的重要经济指标。

将100个城市按照4千亿元以上、2千亿-4千亿元、1千亿-2千亿元及1千亿元以下四个城市类别进行划分后发现,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4千亿元以上的城市消费者满意度得分最高,为81.85分。连续六年的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结果表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越高的城市,消费者满意度得分相对更高。

中消协相关负责人强调,2022年测评得分比2021年下降1.78分,部分指标得分有所下滑,要重视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结果反映出来的民生诉求,着力补齐影响消费的短板。为此,中消协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通过科技创新、标准更新助力商品和服务提质扩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场景消费和体验消费,提升供给便利性、丰富性、创新性,积极恢复和扩大消费;

二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让资源流动与配置更优化,促进市场供需平稳,围绕物价调控、个人信息、资金安全等问题着力强化监管,全方位守护消费安全,切实发挥好消费基础性作用;

三是:统筹强化消费维权服务保障,大力扩宽维权渠道,优化维权体系和服务供给,提高维权工作效能,加强维权宣传引导,不断提升消费者最终的满意度、获得感;

四是:大力提振消费信心,切实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降低生活和消费成本,打通消费和维权堵点,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加强促消费政策研究与应用,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下一阶段,中消协将分批次向被测评城市通报各城市测评具体结果,并组织地方消协通过专家评议、消费者调研、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对进一步提升被测评城市消费者满意度进行深入研究,为推进放心消费环境建设、完善消费者

权益保护体制机制、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提供全力支持。

据了解,2022年度报告为中消协连续第六年发布城市消费满意度测评系列报告。中消协自2017年以来持续开展消费者满意度测评工作。测评将“消费者满意度”定义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对消费供给、消费环境和消费维权的情绪反馈,是以百分制的形式测度出来的消费者主观感受。

2018年以后,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有力指导和支持下,此项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2017年共选取全国50个大中城市进行测评,2018年测评城市数量增加至70个,2019年以来固定为100个城市,范围包括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部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高的城市。

2022年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组成,中消协组织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于2022年第四季度在100个被测评城市同步开展调查。受疫情影响,调查采取线下拦访、扫码答题、线上调查三种方式相结合进行,共计回收有效样本61930个。

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多大?12月8日,贝恩公司携手凯度消费者指数联合发布《2022年中国购物者报告,系列二》。这是双方连续第11年跟踪中国购物者的购物行为,分析了包装食品、饮料、个人护理和家庭护理这四大消费品领域中的26个品类。

报告指出,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展现出强劲韧性,整体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6%,一举扭转2020年以来的一贯趋势,跑赢了第二和第三季度的全国GDP增速。

整体上消费品行业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消费升级并不仅仅是因为经济水平上升而带来的,再加上产业背后供应链的升级优化,技术的更迭和应用普及,以及零售端的场景体验,和创新创业者对以用户为中心的品牌升级策略,共同指向消费升级。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竞争格局预测报告》显示:

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分析

快速消费品是现在在商业包括工业当中非常活跃的一块,最早的快速消费品不是从食品开始的,是从洗护用品开始的。当前,快速消费品的价格增长速度慢于通胀上行的速度,因此销量增长(而非价格)是中国整体销售额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因素。而购物频率提高对销量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快速消费品在市场细分化已经做到如此地步的今天,不可能有一种产品适用于所有人群。所以,对于快速消费品品牌定位来说,快速消费品越纯粹越有震撼力越简单越有穿透力。

中国快速消费品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更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从不同快速消费品品类的发展来看,家庭消费的包装食品增长持续放缓,快速消费品四季度增速达3.1%。

“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9%,成为拉动销售额增长的主引擎。疫情催生的消费者囤货行为是推动销量增长的原因之一,且各品类的销量均有所增长。”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布鲁诺(Bruno Lannes)表示,“尽管整体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依然展现出强劲韧性,未来几个月乃至几年依旧前景可期。”

从2021年底到2022年初,快速消费品呈现增长态势,但随着疫情在一些地区的影响,情况在今年三四月份开始出现变化。比如,2022年3月26日到4月22日的四周内,快速消费品销量同比增长5.6%,但平均售价下降5.7%,创下近年价格最大跌幅。“这反映出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在提高。”

新冠疫情爆发前,快速消费品企业连续五年稳定推动高端化,不断提高商品售价。但随着疫情持续,消费者正变得谨慎,并对不同品类展示出不同的购买行为。

报告显示,在四大主要领域中,饮料在2021年的表现最好,一改2020年销售额下降4.1%的颓势,取得了5.9%的增长。而包装食品的走向却完全相反,销量下降2%,平均售价增长0.8%,整体销售额下降1.2%。以方便面为例,2021年,新冠疫情暂告一段落,消费者也减少了囤货,导致该品类销量在2021年下降了9%。

2020年对于中国快消品市场来说是极为动荡的一年。在经历这段低迷期后,市场曾在2021年一季度迎来强力反弹。但到了二三季度,大多数品类销售增速急剧下滑,直到四季度才止住颓势,开始出现轻微反弹,较2020年同期增长2.1%。2021年中国快消品市场整体销售额增长3.1%,这一数字延续了疫情影响下快消品市场增速低于GDP增速的趋势。

四大消费品领域中,包装食品和家庭护理在前三季度引领增长,这主要归功于疫情期间消费者囤货需求的激增以及健康卫生意识的加强。

2022年前三季度,包装食品量价齐升,销量增长4.6%,平均售价增长2.6%,推动销售额增长7.4%。与包装食品类似,疫情刺激家庭护理品类需求激增,销量和平均售价分别取得5.4%和0.6%的增长,推动销售额增长6%。

饮料品类同样表现亮眼。尽管平均售价在今年前三季度下降3%,不过销量增长7.2%,推动品类整体销售额增长4.1%。除了疫情封控期间被压抑的消费需求逐步释放以外,今夏极端高温天气也对增长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不过,个人护理品类增长趋势遭遇逆转,销量小幅上升0.7%,平均售价下跌2.5%,销售额因此下降1.9%。其中,彩妆品类领跌,疫情成为拖垮增长的主要原因。

最新数据显示,2021 年前半年中国快速消费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8%,比 2019年同期增长3.8%,表明市场仍在逐步复苏中。南部地区和电商渠道贡献了主要的增长。随着天气转暖,饮料和个人护理品类同比分别增长 14.5% 和 9.8%。

疫情影响也推动着渠道格局发生改变。2022年前三季度,电商渠道增速与快速消费品市场整体增速基本持平,而小型线下门店业态和O2O商业则在疫情之下乘势而起。

鉴于消费者囤货需求高涨、渴望获得即时满足,同时又想避免纯线上购物带来的订单履约问题,前三季度快速消费品O2O渠道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7%。冷冻食品、卫生纸和面巾纸等品类表现突出,O2O渠道渗透率获得显著增长。

值得指出的是,便利店和杂货店渠道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一扫去年零增长的低迷态势,同比增长9%。这与我们前一份报告中所述的趋势正好相反,体现了消费者偏好的变化。

疫情对交通运输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加上大规模人群聚集带来的病毒传播隐患,消费者出于可预测性、便利性和安全性考虑,更倾向于就近购买。

2021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81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265亿元,增长12.1%。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243亿元,同比增长1.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026亿元,增长2.8%。

2021年底快消品发展态势延续到了2022年初,但随着疫情在一些地区的影响,形势在3、4月份开始出现变化。在2022年3月26日至4月22日的4周内,快消品销量同比增长5.6%,平均售价下降5.7%,创下近几年最大跌幅,反映出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不断提高。

快速消费品行业前景分析

从社会热情看,连续举办十余年的“618”逐渐趋于平淡,但从数据看,电商仍然是保持增长的销售渠道,尽管增速已经从前几年的30%左右下降至2021年的15%。

尽管去年前三季度成本通胀率达到2%,但平均售价连续第三年呈下滑趋势,较去年同期下降2.1%,是202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不过,不同消费品领域对价格下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

仅少数品类的实际平均售价增幅高于通胀水平,且多为食品和饮料以及家庭护理品类,主要原因与疫情导致的消费行为变化息息相关。

随着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快速消费品品牌不得不通过提高产品价格以减轻利润率压力。不过,消费者面对食品和非食品品类的价格上涨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

目前,追求性价比逐渐成为主流消费趋势。不过,在食品和饮料领域,消费者的大包装囤货行为对销量的刺激更为明显,而在个人和家庭护理品类,消费者则更青睐低价产品和渠道。”

同时,电商平台逐渐分化,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平台正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报告认为,直播、社区团购平台等新兴电商渠道将帮助品牌扩大其布局和影响力,以更直接的方式向低线城市渗透,并在不久后进军一二线城市。

“快速消费品市场上表现最好的企业正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这些变化。它们开始重新评估自己在各平台的电商渠道策略,力争实现产品组合差异化,并建立专业运营能力,以便触及不同的消费群体,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 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表示,“它们也积极利用即时零售模式(o2o)的崛起创造更多的销售增量。”

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为快消品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以及“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着力适应群众需求、增强消费意愿”等。

本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和数据,客观、多角度地对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竞争格局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前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5.7% 2023房地产融资环境持续改善

国新办就2023年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目前2...

上海今年商业综合体将超400家 2023商业综合体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商业综合体即购物中心,源自“城市综合体”的概念,但是两者有着明显区别。商业综合体,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

2023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前景 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出货量分析

固态电池是一种电池科技。与现今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不同的是,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

真空排水行业市场规模 真空排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真空排水,是一种先进的污水收集方式,是对重力流污水收集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真空排水行业市场规模 真空排水行业发...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需求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

氢氧化锂行业市场规模 氢氧化锂行业进出口情况分析

氢氧化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iOH,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具有强碱性。主要用于制备锂盐及锂...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2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