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葡萄行业细分市场发展分析及葡萄行业市场全景调研

葡萄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叶卵圆形,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发达,果实球形或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世界葡萄品种达8000个以上,中国约有800个,生产上栽培比较优良的品种只有数十个。按用途可分为鲜食、酿酒、制干、其他加工品种,以及砧木品种。主要优良鲜食品种有:莎巴珍珠、葡萄园皇后、京早晶、康拜尔早生、无核白、玫瑰香、巨峰、白香蕉、牛奶、龙眼。此外,还有许多酿酒品种,如白雅、白谢希、季米亚特、雷司令、意斯林、珊瑚珠、赤霞珠、黑比诺、霞多丽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先后育成鲜食品种有早红、早玫瑰、京早晶、京紫晶、脆红、红香蕉、早玛瑙、紫珍珠、凤凰系品种等;酿酒品种有公酿1号、公酿2号,泽玉、泽香、梅郁等。

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国和消费国,2020年中国葡萄产量达1431.4万吨,较2019年增加了11.90万吨,同比增长0.84%,目前,葡萄产业已成为很多地方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1年,陕西省葡萄的种植面积为75.9万亩,相比于上年的75.2万亩,同比增长3.7%;2021年陕西省葡萄种植面积占全省水果种植面积的比重为4.3%。

其中,据数据了解,葡萄园的土地流转成本,一般根据各地的情况而定,比如西安周边的葡萄园种植土地流转费用大概在1000元/亩/年,成都周边的土地流转费用则在1800~2500元/亩/年。因此,加上葡萄架、肥料、人力投资等,种植阳光玫瑰等高端品种的利润空间仍然看好。

葡萄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分析

近年来,我国葡萄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品种多样性更加丰富。鲜食品种中巨峰、红地球、玫瑰香等品种栽培面积占葡萄栽培总面积的70%以上;巨玫瑰、早黑宝、醉金香等品种及刺葡萄优良单系发展较快;夏黑无核和阳光玫瑰等巨峰系品种,火焰无核和克瑞森等无核品种因抗性强、口感好、品质优,所占比重进一步增加,尤其是阳光玫瑰面积快速增加。

由于市场的选择,目前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依然是巨峰系,截止今年巨峰系种植面积达到500多万亩,占据了中国鲜食葡萄市场的半壁江山。

从种植区域分布来看,我国葡萄主产区集中在新疆、陕西、河北、河南、云南、山东、四川、江苏、浙江、广西等省份,以北方居多。由于气候水土的原因,中国北方更适宜栽种葡萄,并发展出了诸多品种成为了葡萄的主产区。

但近年来,南方产区却随着避雨栽培技术的应用,葡萄种植面积扩大,逐步成为了中国葡萄的主产区。这样的改变,也反映出现代农业科学对于农产品种植的积极影响。多产区的错峰种植促进了葡萄的货架期延长,基本全年都能让消费者吃到优质葡萄。

我国葡萄种植面积呈现出波动增长趋势,2012年中国葡萄种植面积为612.75千公顷,2020年增长至730.7千公顷。2012-2021年期间,我国葡萄产量由1000.6万吨提升至1499.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6%。分地区来看,新疆是我国葡萄第一大产区,2021年新疆葡萄产量达到326.97万吨,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其次是河北和山东,产量分别为124.69万吨、122.89万吨。

据悉,威远镇两个村基地共种植葡萄410亩,种植品种有茉莉香、红提、阳光玫瑰三种,目前大量上市的是茉莉香葡萄。预计第一季度产量可达165吨,产值630万元左右,而丰产期在第二季度,产品主要销售地为北京、浙江等地。今后,威远镇将继续把握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做好服务和引导,引进助农强农企业到威远镇安家落户,带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葡萄产业消费状况分析

按照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数据显示,近年来世界葡萄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740万公顷左右,2018年葡萄总产量为7780万吨,其中酿酒葡萄占57%,鲜食葡萄占36%,制干葡萄占7%。

随着市场对葡萄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不断尝试采用新技术来开发葡萄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更多新的葡萄品种呈现在了大众面前。除了从国外引进优质的新葡萄品种外,科学家还致力于基于本土葡萄品种培育更加优良的新品种,因此葡萄的品种结构不断丰富,从以鲜食葡萄为主逐步发展到酿酒葡萄、制干葡萄、制汁葡萄全覆盖。

葡萄行业细分市场发展分析

1、葡萄酒

近年来,随着葡萄酒产业链延伸,出现了各类“葡萄酒+”产业的新型模式,如“葡萄酒+旅游”、“葡萄酒+科技”等。葡萄酒行业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为原材料及相关设备,主要包括葡萄、淀粉、酵母、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和酿造设备等;中游为葡萄酒行业,主要有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三大类;下游为各类消费渠道,最后到达终端消费者。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国内118家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总销售收入为38.53亿元,同比下降11.8%;利润总额为0.76亿元,同比下降44.5%。2022年1~6月,进口葡萄酒上半年进口额和进口量分别下降了10.7%和13.3%,虽然5、6月份进口额有所回升,但记者注意到,主要是受进口价格两位数大幅上涨推动,实际进口量仍在下滑。

2022年上半年,葡萄酒总进口额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55亿元,同比下降10.72%,总进口量1.83亿升,同比下降13.28%,进口额较1-5月缩窄3个点,进口量较1-5月缩窄2个点,整体继1-5月下行趋势减缓后进一步小幅回调。

2、葡萄籽油

葡萄籽油在国际市场价格约为8美元/kg,国内价格约为20元/kg。葡萄籽提取物(OPC)的市场目前基本上是出口,价格为1200元/kg。0PC在药品和保健品中被大量选用,欧美等西方国家以0PC为有效成分的药品、保健品、化妆品走俏市场。

如今葡萄籽油在日本、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地消费量迅速增长,许多国外开发商纷纷投资建厂,生产很多价格昂贵葡萄籽油产品。

我国是目前全球第二大葡萄生产国,是第一大鲜食葡萄生产国,葡萄种植面积占到全世界的12.3%,我国与欧洲产区的区别是葡萄主要以鲜食为主,鲜食葡萄基本占到国内葡萄消费的85%以上,其次是干制和加工。全世界的葡萄约有80%用于酿制葡萄酒,7%用于加工果汁及其他葡萄产品。近几年,葡萄籽油逐步占领中国食用油市场,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目前发现的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植物油之一。

3、葡萄干

葡萄干是借助于太阳热或人工加热使葡萄果实脱水形成的食品,含糖量高,是典型的高能量营养品。葡萄干水含量低,方便运输和贮存。世界葡萄干的消费市场以欧盟最大,其次是美国和中国。主要与西方国家的生活习惯有关。因为在他们的食物结构中,面包、糕点以及冰激凌中均使用葡萄干,还有些作为零食消费。

土耳其、伊朗等葡萄干生产国,国内的消费较少,主要用于出口,两国的葡萄干出口量均接近80%,欧盟是土耳其葡萄干的主要消费市场。智利几乎没有国内消费,超过95%的智利葡萄干供应国际市场,英国、俄罗斯以及拉丁美洲是智利葡萄干的主要进口国。

中国葡萄干绝大部分用于国内消费,而只有20%被出口。国产的绿色葡萄干大部分进入批发市场和超市,而深色葡萄干几乎通过低端烘焙店消费。

葡萄行业报告对中国葡萄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葡萄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葡萄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中国葡萄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3行业预测:互联网+汽车美容养护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养护的概述汽车养护是指根据车辆各部位不同材料所需的保养条件,采用不同性质的专用护理材料和产品,对汽车进行全...

档案信息化行业现状如何 档案信息化行业投资潜力

随着国家信息化、数字化战略的推进,公安、税务、工商、检察院、法院等行业积极推动全行业信息化建设、数字化,相关主...

中国智慧能源行业市场规模 中国智慧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陆续发布《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以及《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把...

文物保护行业调研与发展现状分析2023

一、文物保护行业概述文物保护,指的是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留物采取的一系列防止其受到损害的...

2023茶具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行业全面调研分析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增强,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和代表性符号正快速走进大众视野,并...

2023微信营销行业前景与现状分析调研报告

微信营销行业市场投资情况如何?微信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或个人营销模式的一种。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而兴起的一种网2...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2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