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车网互动新政出台 推动新能源汽车反向给电网送电 充电桩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李波 2024年1月5日 来源:中研普华集团、央视财经、中研网 873 54
  • 繁体

(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推动新能源汽车反向给电网送电。新政将会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和充放电网络,带来哪些变化?

(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推动新能源汽车反向给电网送电。新政将会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和充放电网络,带来哪些变化?

车网互动新政出台,推动新能源汽车反向给电网送电

车网互动,是指新能源汽车通过充放电装置与电网进行能量和信息的互动,可分为智能有序充电和双向充放电。《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初步建成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全面实施和优化充电峰谷分时电价,市场机制建设和试点示范取得重要进展;2030年,我国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应用,智能有序充电全面推广。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 杜忠明:(实施意见)有利于提升配电网对于大规模新能源汽车及其充换电设施的接入承载能力,有利于激发新能源汽车作为灵活性储能资源的调节潜力,可以促进车、桩、电网等各环节技术进步。

《实施意见》还明确了重点任务,包括协同推进车网互动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立车网互动标准体系;力争2025年底前全面应用居民充电峰谷分时电价,探索对电网放电价格;力争2025年底前建成5个以上示范城市以及50个以上双向充放电示范项目。

多地探索车网互动,充放电价差引导用户参与

记者了解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鲁、川渝等条件相对比较成熟的地区,正在陆续开展车网互动试点,目前各地实施的情况如何?

总台央视记者 平凡:我现在在安徽合肥一座刚刚投运的双向充放电站,一辆电动车正在向电网反向送电,1.5小时它可以向电网送电近30度,获取30元左右的收益。

根据最新发布的政策,安徽省新增和更新的公务用车将使用新能源汽车,这部分车辆有望率先参与车网互动,充放电每度电价差达到了0.9元,既节约用车成本又调节电网平衡。

在广州市海珠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光储充放一体化智能超充站近日建成投产。这座超级充电站可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大型移动“充电宝”,通过站场的双向充电桩,给充电站反向充电。运营商和车主还能获得充放电价差收益,帮助电网削峰填谷,平稳电力负荷。

在浙江杭州的一个小区地下停车场,40套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装置近日上线,充电桩安装了智能物联网电表有序充电模组,可以实现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和充电功率的动态调控。车主通过手机扫码预约有序充电的充电电量和出发时间,可享受充电优惠的价格。

以常规小区1台容量800千伏安的变压器为例,最多可同时接入114辆7千瓦的电动汽车,使用有序充电装置进行充电,可同时接入250到400辆电动汽车,让电网负担变得更小。

车网互动提升电池使用效率,充放电技术标准有待统一

对于用户来说,在车网互动的背景下,车辆电池的寿命和使用次数将有哪些变化?新能源车主是否愿意参与其中?

在北京,首座车网互动示范站投入商业化运营,新能源车主可以选择在家里充电在办公时间放电,获取电价收益。

不少新能源车主告诉记者,如果要参与车网互动,他们主要考虑电价收益和车辆电池寿命两大因素。

在江苏无锡,国内规模最大的反向充电试验近日完成,50台新能源车的反向充电功率达到了近2000千瓦,试验历时30分钟。这次试验向电网反向放电近1000度,可满足133户居民一天的正常用电。

参与此次反向充电响应的车主,可获得3000度电的充电额度。专家表示,各地虽然已进行不少小规模的试点和验证,但车网互动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

11月全国公共充电桩增加10.1万台

中国充电联盟12月11日发布11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23年11月比10月公共充电桩增加10.1万台,11月同比增长51.7%。

截至2023年1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262.6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114.08万台、交流充电桩147.7万台。从2022年12月到2023年11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7.5万台。

今年1-10月我国公共充电桩增量情况分析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公共充电桩增量为72.8万台,10月增量为6.3万台,同比增长50.3%。充电桩数量的增加在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让充电桩运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使用成本低,是很多人选购新能源汽车的原因之一。不过,近段时间,有新能源汽车车主反映,下半年以来,公用充电桩充电费用存在上涨的现象。调查显示,有的充电企业服务费上调的幅度甚至在50%左右。

一些充电桩运营企业表示,前期充电桩建设的高成本投入,以及长期的低价运营“抢市场”策略,让他们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不过,在多地采访调查时发现,新能源汽车充电费用上涨的现象只发生在部分城市,全国范围内大多数城市的充电费用属于稳定区间。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4-2029年充电桩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充电速度与续航能力可能是新能源汽车目前最重要的短板。充电问题被认为是电动汽车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对于电动汽车的普及至为关键。加快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国内充电桩建设增速较快。2022年全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59.3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增加91.6%,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同比增加225.5%。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521.0万台,同比增加99.1%。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是拉动充电桩增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规模化、高质量的快速发展阶段,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政府政策转向市场需求。

新能源汽车技术日渐成熟,纯电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截至2022年,纯电车销量已攀升至536.5万辆,保有量达到1310万辆。据中汽协预测,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

国内车桩比逐渐降低。车桩比即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数量的比例,比值越低,意味着充电桩供给越充分。截至2022年底,国内车桩比为2.5:1。我国工信部计划2025年实现车桩比2:1,2030年实现车桩比1:1。近年来,车桩比逐渐降低,从2018年3.2:1降至2022年2.5:1,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保有量均在不断增加。

充电桩商业模式可以分为以运营商为主、以车企自建为主和第三方&合伙建设这几种方式为主,其中以运营商为主导是目前的主流方式,目前代表企业有星星充电、特来电、国家电网、云快充等。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充电运营企业充电桩数量TOP5的运营商充电桩数量占总量的69.8%,全国充电运营企业充电桩数量TOP10的运营商充电桩数量占总量的86.4%,其中充电桩运营企业以特来电、星星充电和云快充为主。

全国共有充电桩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截止到2023年10月底,全国共有充电桩795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超250万台,有力地支撑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专家建议,当前,首先需加强充换电设施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适应全球市场快速发展和政策演进带来的挑战;

其次,加快产业链多方面标准的统一,加强充换电模式的探索和场景应用,让充电运营商、电网公司、电池企业、能源运营商等充分探究产业协作,深挖全产业链的价值能力,促进全产业链实现价值升级;

最后,需提高充换电服务品质,鼓励行业建立差异化服务体系,各地方要建立差异化充电设施补贴政策,以“扶优扶强”为原则,引导充换电产业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绿色的能源补给服务。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4-2029年充电桩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交通运输部公布《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快递产业现状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已于2023年12月8日经第28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9...

2024学习机产业现状及机遇展望:大模型被学习机赛道公司视为重要机会

在生成式AI(AIGC)火爆的当下,寻求新变量的智能硬件厂商不在少数,他们纷纷将生成式AI引入自家智能硬件中,以期提升...

腐乳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现状分析2024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腐乳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腐乳正在向低盐化、营养化、方便化...

商标行业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2023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增逾七成

商标是用以识别和区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志。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

2023年我国铝加工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铝加工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铝加工行业发展环境铝加工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领域之一,近年来面临着政策趋严、盈利能力下降和贸易摩擦不断等问题...

大白菜现局地阶段性卖难 大白菜行业市场机遇分析2024

一、大白菜行业概述大白菜,作为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广泛的消费市场。大白菜适应性强,产量...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3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