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中国自2018年开始进入动力电池退役期,2018年退役量达7GWh,到2020年有25.6GWh的动力蓄电池退役,预计2025年动力蓄电池退役将达174.2GWh(约200万吨),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8.2%。
截至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伴随着车市的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退役潮”也接踵而至。
2月20日,工信部表示,特斯拉大幅降价,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车企不断推出新能源车型,也让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面临更严峻的市场竞争。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盈利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竞争力都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也要警惕整车和动力电池结构性产能过剩风险,进一步做好国内锂资源的适度开发,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需求。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中国自2018年开始进入动力电池退役期,2018年退役量达7GWh,到2020年有25.6GWh的动力蓄电池退役,预计2025年动力蓄电池退役将达174.2GWh(约200万吨),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8.2%。
回收利用是降低动力电池综合使用成本的有效途径。动力电池退役时还保有70%至80%剩余储电能力,可广泛用于电力系统储能、通信基站备用电源、低速电动车、电动叉车等领域,电池梯次利用可充分挖掘其剩余价值,降低电池用户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此外,退役的废旧电池也是锂、钴、镍等电池上游原料的重要来源,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需求快速增长背景下,电池原材料供不应求。退役电池回收利用可有效缓解上游资源扩产压力,降低关键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
推动回收利用是降低动力电池环境污染的必要措施。电池生产环节能耗水平高,排放强度大,其中正负极、电解液、隔膜等材料制备过程更是占到电池生产能耗的一半以上。由于梯次利用省去了电池材料制备环节,其环境影响大幅下降,而采用再生材料生产的电池相比常规生产方式能耗强度更低,也可显著降低电池排放水平。近期欧盟出台《电池与废电池法规》要求对电动汽车电池分阶段实施碳足迹披露、性能等分级和最大限值,并规定了最低回收目标,电池制造商需自费组织废旧电池分类收集、运输、回收事宜,未满足相关要求的或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额超过3400亿元,同比增长86.7%,创历史新高。做好电池回收利用工作,有助于降低国产电池碳足迹,提升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
做好回收利用是提升动力电池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电动汽车使用阶段的使用环境、工况不同,退役动力电池容量保持率不一致,安全事故的诱发因素和薄弱环节与新电池存在差异,这也使退役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评估变得更加复杂。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尚不完善,不少从事电池回收业务的小微企业或店铺不具备专业电池处置资质,退役动力电池流入小作坊后,被制成小型充电宝,或者简单加工冒充新电池,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强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有助于行业规范发展,提升动力电池安全水平。
当前动力电池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模组电池包(CTP)、一站式电池(One-Stop)、电芯到底盘(CTC)等高能量密度电池集成技术成为市场主流,退役电池回收利用的难度也将有所提高。强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完善制度建设和溯源管理,平衡好电池全生命周期性能与环境目标已迫在眉睫。对此,一是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从市场、环保、安全等多方面强化电池流向管理。二是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相关技术标准,构建涵盖梯次利用、材料循环的标准体系。三是支持产学研融合发展,鼓励校企合作,推进退役电池柔性拆解、高效再生利用等技术攻关与市场应用。四是加快动力电池碳足迹方法论研究,将回收利用环节纳入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提升出口电池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显示:
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处于行业发展初期,竞争格局暂时呈现“小、散、杂”的局面。截至2023年1月10日,工信部累计发布的四批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中,累计上榜企业的数量仅超80家,正规回收企业数量有限。
A股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锂电池回收业务。从目前的商业化进展来看,不少动力电池回收上市公司处于行业发展初期,大多为上游原材料、动力电池等锂电池产业链企业的其中一部分业务。相对来说,格林美的电池回收业务比较纯粹。
宁德时代2015年收购邦普循环,通过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金属元素生产三元正极前驱体;邦普循环打造了上下游优势互补的电池全产业链循环体系电池产品核心金属材料总回收率达到99.3%以上,锂的回收率已经达到91%,镍和钴则达到了99%。
天奇股份近期发布公告称拟与蜂巢能源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在江西上饶新建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湿法冶金项目,产能规模为年产 0.5 万吨碳酸锂及 2 万吨磷酸铁。预计在2023年末,公司再生回收业务将具备年处理10万吨废旧锂电池(含5万吨三元电池+5万吨铁锂电池)的处理能力,处理规模及产品规模均处于电池回收行业领先水平。
中伟股份采用回收行业先进的四级物理破碎处理法,将报废电芯,极组,极片进行无害拆解至黑粉、铜粉、铝粉,在做到环保的同时,可实现黑粉回收率达到99%,最大限度地提高回收效率,同时降低后续的湿法冶金冶炼成本。
格林美采用超精准定向提取技术与内源铝氟吸附纯化技术成功实现废旧三元离子电池中全组分金属回收到电池级原料的再造,年回收处理的废旧电池约占中国报废总量的10%。
华友钴业于2017年公司成立华友循环,主要回收产品是碳酸锂和硫酸镍。
预计未来2-3年内动力电池将迎来大规模退役潮,2025年动力蓄电池退役量预计是2018年的24倍。
中国动力电池年装机量同比增长90.7%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CAPBIIA)的数据,2022年12月,中国动力电池产量达到52.5GWh,同比增长65.9%,环比下滑15.8%。
在上个月生产的动力电池中,18.5GWh和33.9GWh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LFP)电池,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1.5%和69%。
2022年,中国共生产动力电池545.9GWh,同比增长148.5%。三元锂电池和LFP电池的年产量分别达到212.5GWh(+126.4%同比)和332.4GWh(+165.1%同比)。
该联盟的数据显示,上个月中国动力电池销量达到52.2GWh(+同比47.1%),其中58.4%来自LFP电池。
2022年,中国全年动力电池销量同比增长150.3%,达到465.5GWh。
此外,2022年12月全国动力电池装机容量为36.1GWh,同比增长37.9%,同比增长5.5%。
具体来看,上个月三元锂电池和LFP电池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1.4GWh和24.7GWh,同比分别增长3.3%和64%。
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年装机量同比增长90.7%至294.6GWh。值得注意的是,LFP电池的年产能比上一年飙升了130.2%,达到183.8GWh。
此外,2022年12月,中国制造的动力电池出口到海外市场的比例为9.4GWh,其中65.5%为三元锂电池。2022年,该国全年动力电池出口量为68.1GWh。
12月动力电池装机容量方面,宁德时代、飞梦电池(比亚迪的电动汽车电池部门)和CALB仍然是中国电动汽车电池企业的前三名,占中国月度总装机容量的80.5%。与上个月相比,欣旺达上升一位至第四位,紧随其后的是Gotion High-Tech。
从年度动力电池装机容量来看,排名前10的电池制造商占全国总装机量的94.95%。其中,宁德时代、FinDreams Battery、CALB和Gotion High-Tech仍以82.7%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
《2023-2028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3-2028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动力电池回收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
查看详情
在当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使人们的健康状况普遍堪忧。慢性病患者数量增多,高发年龄不断下降,亚健...
节能环保装备行业市场投资情况如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是绿色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4...
医疗管理系统行业市场投资情况如何?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以更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手段来加强医院的管!...
民宿是指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个性化住宿场所。根据所...
近年来,伴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与金融业态融合愈发深入、紧密,金融科技已成为企业重要软实力。保险公司...
食品消费是人们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商品。我国消费者在食品消费方面的差异很大,农村消费者仍然有许多人处于简单的温...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