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上海2023年绿色融资余额突破1.2万亿元 绿色金融全面均衡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绿色债券存量1.5万亿元,同比增长32.7%,两者规模均居全球前列。

上海银保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优化上海营商环境和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至2025年末实现辖内绿色融资余额突破1.5万亿元,力争2023年绿色融资余额突破1.2万亿元。

上海2023年绿色融资余额突破1.2万亿元

其中提出,完善机制产品,建设绿色金融示范区。贯彻落实《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行动方案》工作要求,鼓励设立绿色(特色)支行,培育一批绿色金融队伍,对绿色金融进行专业化经营。积极参与本市碳普惠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积极推进基于碳交易的投融资产品创新,开发碳保险产品,探索碳金融交易的试点工作。

聚集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重点项目,加大对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全方位构建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体制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形成绿色金融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方案。至2025年末实现辖内绿色融资余额突破1.5万亿元,力争2023年绿色融资余额突破1.2万亿元。

绿色金融全面均衡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蓬勃发展,在支持生产生活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生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绿色债券存量1.5万亿元,同比增长32.7%,两者规模均居全球前列。但在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张奎看来,绿色金融支持不够全面、资本市场作用有待充分发挥、绿色数据共享和应用程度不高、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程度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

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跃居全球前列,据央行公布的相关数据,截至2022年10月末,国内绿色贷款余额达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同时,相关金融机构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年境内市场发行绿色债券达515只,规模达8720.16亿元,同比增长43.35%,绿色债券存量突破1.5万亿。且根据《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显示,绿色债券融资所支持的项目调整了分类方式,与国际主流绿色资产分类标准进行了有效的对接,范围不断扩充、内容不断细化、技术细节越来越丰富,且新增了CCUS零碳负碳技术的项目,紧跟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和步伐,可以说是全球最为科学的绿色金融目录,对每年绿色产业的资金需求进行了跟踪式的有效衔接。

从整体而言,绿色金融实现新增量的核心基础之一在于绿色现代化的理念升级。当前中国正积极开展的绿色转型活动,可以说是一场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的,借助科技创新、产业投资等手段,提升各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综合效益,实现节能、环保、低碳、清洁、健康等可持续发展目标,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活动。这些重要特征和基础目标,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2022年中国的绿色金融开启了气候投融资时代,金融业支持气候转型的目标更为精准和明确。先是2022年5月底,生态环境部透露,气候投融资试点已基本完成评审工作,即将全面启动运行;随后8月4日,生态环境部等部委正式公布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正式开启中国气候投融资的进程,可以说,气候投融资活动将我国“双碳”目标和低碳治理在业务细节上落到了实处,在“双碳”目标带动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大变革中,将气候投融资融入到企业的气候适应性生产活动与投融资活动中去,进一步推动一系列供应链行为和市场活动与以降低碳排放为核心目标的环境影响所挂钩,这些微观视角上的生产活动气候升级为“双碳”长远目标持续注入了阶段性的短期动力。

从过去半年的地方实践来看,气候投融资以项目和产品为依托,根据项目的环境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以推动相关企业提升与供应链上下游其他企业之间材料供应、资源与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物水平等指标的环境要求,符合气候投融资目标中的“减缓气候变化”重要方向。而,参与到绿色供应链建设中去的企业,也有机遇更容易获得绿色投融资试点的资金扶持与优惠。气候投融资目标下的产品选择也将激励供应链各环节企业联合开展绿色生产和供应的对接,并在气候投融资目标中的“适应气候变化”中实现气候风险共担机制。此外,气候投融资带动了未来的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升级,有利于进一步打通绿色产业链全环节的气候环境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建立绿色产业链碳排放信息的横向和纵向共享平台,目标是对于碳排放的足迹追踪和测算,将有助于从产业链绿色升级的过程中通过数据收集创新开发资金成本与碳足迹挂钩的金融产品,发展气候投融资、绿色产业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清洁能源消费市场、绿色金融市场等领域的多方联动作用。

与此同时,国内绿色金融政策与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范围覆盖金融产品创新和业务规范创新。2022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碳金融产品》等金融行业推荐性标准,碳远期、碳期货、碳期权等新型衍生品为金融机构开展低碳减排相关的市场融资工具带来了广泛的积极性,更为环境权益融资市场和和碳金融市场未来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是未来相关交易所拓展业务的优势赛道。随后,2022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所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充分促进了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积极服务兼具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各类经济活动,令金融机构业务规范得到科学指引,一是为金融机构将绿色低碳政策充分融入金融业务中去建立了引导机制;二是进一步规范了绿色投融资的具体流程,强化了组织管理和工作协调机制;三是对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第三方评估和审计行业的开展。

从以上进程可以看出,2022年绿色金融正进一步实现从创新式、探索式的新兴业务向主流业务的转变,其基本特征在于政策引导的规范化、产品服务的标准化以及发展模式的国际化。即便2022年全球局势不确定性升级、欧洲能源危机等问题相继出现,中国的绿色金融依然在综合变局之下保持了超出过往的新增量,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稳定动力。

2022年是绿色金融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年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2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比2021年末高5.5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01万亿元。

与此同时,国内绿色金融政策与制度体系也得到进一步完善。

去年4月份,证监会发布《碳金融产品》金融行业标准,为碳金融产品规范有序发展提供了依据。同年6月份,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强化绿色金融政策的指导性,拓宽绿色金融政策的覆盖面,提升绿色金融政策的有效性。

如今,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为金融行业的普遍共识。尽管规模较小的涉农金融机构,在发展绿色金融受先天条件所限步履相对缓慢,但在探路绿色金融的服务理念与态度上却不甘落后。

目前,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众多金融机构努力探索与创新,大型银行已渐入佳境,从而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不少可借鉴经验和可复制的做法。

《2022-2027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鸭脖三霸利润集体跳水 鸭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023

鸭脖子是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等地传统名吃之一。又名酱鸭脖或酱鸭脖子,最早起源流传于清朝常德、岳阳的洞庭湖区,...

粉碎机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2023

在我国,粉碎机市场隐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真正的主打产品还不是很多,还有待广大科研人员和制造厂商们的发明创造生...

金融租赁行业深度调研报告2023

进入融资租赁2.0时代,融资租赁行业度过了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我国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租赁市场。20212...

2023零售百货行业市场调研 零售企业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近年来,百货业出现了三个大的变化,一是普遍进行了升级改造,增强了互动体验,时尚感、品质感提升;二是开展了富有成...

假发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在当今这个被时尚化元素充斥着的社会里,假发俨然已经成为那些街头巷尾引领时尚新风向的标志。近几年,假发行业得到了...

安防雷达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安防雷达行业发展前景预测2023

目前在国内智慧城市、物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安防雷达应用领域逐渐扩展至数字城市、应急管理、环境安全、信息安全、平...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2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