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再制造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再制造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再制造产品只有原型新品成本的50%,可以实现节能的60%,节材70%,降低二氧化碳排放80%以上。
再制造产业是指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将废旧产品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修复和改造的一种产业。它是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废旧产品性能提升为目标的一种产业。
再制造产业应用领域主要涉及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大型工业装备、国防装备、铁路设备、农用机械、医疗设备和办公设备等领域。
再制造行业作为国内的新兴产业,其背后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正在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鼓励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逐步显现。
国家标准对再制造的定义是,对功能性损坏或者技术性淘汰等原因不再使用的产品进行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使其质量特性和安全环保性能不低于原型新品的过程。
2018年,联合国环境署国际资源组发布了《重新定义价值-制造业革命:循环经济中的再制造、翻新、维修和直接利用》专题报告,指出再制造可节省80%以上的新材料,采用这种“价格保留过程(再制造)”有助于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90%以上。同时,再制造具有极大的潜力助力汽车行业减碳目标的实现。
除此之外,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再制造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再制造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再制造产品只有原型新品成本的50%,可以实现节能的60%,节材70%,降低二氧化碳排放80%以上。
欧美等国家是再制造产业发展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再制造产业涉及到汽车、工程机械、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国防装备、电子装备等多个领域。
美国目前应该是再制造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根据2016年数据显示,美国再制造产业产值超过3000亿美元,企业数量超过7万家,从业人数超过50万人。欧洲再制造产值达到了800亿欧元,其中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占比40%以上。
截止到2022年底,美国汽车保有量约2.8亿辆,其再制造件占全国汽车售后零部件的50%。截止2023年1月,依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2亿辆,平均车龄5.5年。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再制造市场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显示: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就把再制造列入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规划我国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政策和方向;2013年,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支持再制造产业集聚发展;2019年,国务院修订出台了新的《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允许报废汽车的五大总成可以销售给符合要求的再制造企业用于再制造生产,给再制造企业提供了可靠的旧件来源。
疫情这些年,国家也没有减少对再制造产业的支持力度。2021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确定再制造产业规范发展的意见。谢建军强调:“特别是2021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联合出台《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鼓励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通过售后服务体系,回收旧机动车零部件用于再制造。同时,鼓励专业化旧件回收公司从维修渠道、4S店和修理厂为再制造企业提供符合要求的旧件。”
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未来要形成10个左右的再制造产业聚集区,培育一批再制造领军企业。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促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文办设备等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资源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推广应用。2023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指出再制造产业作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家发改委先后设立了上海临港、江苏张家港、湖南长沙、河北河间4个以汽车零部件为主要领域的“再制造国家示范基地”,这些基地建设推动了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这些区域的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重庆、广西、海南、广州这些省市和地区也开始规划建设再制造产业集聚区。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再制造业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批领军企业,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等体系已基本建立,产品也已经由传统的发动机、变速箱扩大到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和动力电池。截至2022年底,再制造发动机、变速箱生产能力超过30万台,发电机、起动机、转向器等各种零部件生产能力超过1800万台套,相关企业的产值超过200亿元。
低碳循环经济进入“数字纪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建言献策时提到“循环经济”一词。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让商品在生命周期内发挥其最大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以数字技术赋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线下线上加速融合,成为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法宝”。
将数字化运营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应用电子商务共享平台推动传统产业科技转型,打造从废弃物产生源头到资源循环利用者之间完整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链,提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垃圾分类综合服务与解决方案,全面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效率……这就是天津拾起卖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招”。
拾起卖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再生资源数字商务平台,整合前端研发到后端应用,提高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协同能力,打造多元融合的再生资源数字化供应链生态。
为了推动资源循环全产业链“向前一公里”和“向后一公里”的信息化、平台化建设,拾起卖先后开发应用了“C2B公共机构回收管理平台”“B2B城市矿山电商平台”和加工配送基地智能管理系统,助力循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打造数字化产业模式,实现产业数字赋能。
拾起卖将线上线下业务有机融合,大幅提高了再生资源回收、加工、配送、交易效率,在垃圾分类和废旧商品回收智能APP以及回收管理平台推出之后,注册用户达2万多家,累计回收废旧商品达2万吨。“B2B城市矿山电商平台”注册用户达到1万多家,商品交易量近600万吨。
无独有偶,为解决行业价格不透明、没有渠道、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江西网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通过搭建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大数据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及精准服务,进一步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优化,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盘活企业闲置资源。同时,通过搭建平台实践回收交易与社区服务结合模式、两网融合模式等新型回收模式,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具体来看,网优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大数据平台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提供撮合交易服务、商情服务、企业建站服务的网优信息服务平台,二是包括网优商城服务、资产处置平台和在线回收交易平台的网优交易服务平台。
《2023-2028年中国再制造市场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3-2028年中国再制造市场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再制造产业是指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将废旧产品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修复和改造的一种产业。它是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废旧产品性能提升为目标的一种产业。再制造产业应用领域主要涉及...
查看详情
人形机器人作为机器人领域中的前沿技术载体和平台,不仅可以融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还将助推...
家用医疗器械,就是主要适于家庭使用的医疗器械,它区别于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操作简单、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是其主要...
伴随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并应用于金融领域,我国金融行业正式步入数...
再生金属是以废旧金属制品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金属废料为原料炼制而成的金属及其合金。早在铜器时代就使用再生金属,即...
2023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简称“跨交会”)在福州落幕,达成意向成交金额超40亿美元。3月21日,互联网电商板块表现活C...
精油是从植物的花、叶、茎、根或果实中,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挤压法、冷浸法或溶剂提取法提炼萃取的挥发性芳香物质。精...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