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参考报9月21i报道,近日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研究院正式对外发布预制菜标准化建设五大方向,推动预制菜产业标准化进程,服务创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据了解,五大标准化建设方向涵盖预制产品研发、保鲜、食用等产销全链路多个环节。
据经济参考报9月21i报道,近日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研究院正式对外发布预制菜标准化建设五大方向,推动预制菜产业标准化进程,服务创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据了解,五大标准化建设方向涵盖预制产品研发、保鲜、食用等产销全链路多个环节。
业内人士表示,五大标准化建设方向首先要做的就是针对目前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误区,加强预制菜的安全性、健康性、营养性的行业普及,通过分类分级、产品研发、技术改进等方式,尽快形成分级分层且可追溯、可识别的标准化体系。
商务部数据显示,C端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度正快速提升。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4196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万亿元。
中证报援引业内人士观点称,目前预制食品行业整体还处于“散”的产业发展初级阶段,行业集中度低,行业格局远未形成。
此外,预制食品的餐饮渗透率偏低。一旦行业标准确立,国内巨大的市场有望支撑行业跨越式发展,且出现规模巨大的龙头企业。公司方面,据中证报表示包括:双塔食品、得利斯等。
近年来,由于疫情影响和消费习惯的变化,预制菜市场升温,成为餐饮消费以及产业投资的“新宠”。艾媒咨询预计,2023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5100亿元,2026年将达10720亿元。
专家表示,预制菜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是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的新业态,是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对促进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均具有积极意义。
如果你想了解预制菜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预制菜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预制菜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预制菜是指以农产品、畜禽、水产品等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速冻、冷冻)而制成的成品或半成品菜;
具备便捷、新鲜、健康等特点,丰富的菜品选择和灵活的烹饪、食用方式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食材的不同需求。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对餐饮业打击较大,导致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所下滑,但是2021年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以及全球疫情政策的限制放宽,让预制菜市场规模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21年全球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7万亿元。预计2025年达到了5.9万亿元。
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疫情期间,消费者对预制菜产品需求增多,各大电商、生鲜超市预制菜销量成倍增长,C端预制菜产品接受度提升。
且预制菜有效地降低了餐厅运营成本,缓解了疫情期间堂食业务的损失,成为餐饮企业降本增效的利器。B、C端激增的需求吸引了生鲜电商、餐饮等企业的布局,行业玩家增多,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8859亿元。
未来我国水产预制菜市场将以 26%的复合增长率迅速增长,2026 年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 2576 亿元。
天眼查显示,近10 年来,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截止到2022 年 7 月,国内预制菜注册企业已超过 6.67 万家。
预制菜保存有三种形态:常温保存、冷冻保存、冷藏保鲜,这三种方式会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比如罐头之类的产品,在常温下保存,其制作过程主要是要经过高温灭菌;冷冻保存的食材比较简单,冷链技术的发展是其关键;冷藏保鲜食品,俗称短保产品,这里边一般没有添加剂。
但要注意到,如果冷藏保鲜食品要大规模生产,并确保不发生质变,可能会采取了一些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要求(《国标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添加剂进行处理。
在业内人士看来,预制菜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实质上是这一行业还缺乏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目前国标和行标缺乏的背景下,企业在制作预制菜的过程中就选择用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预制菜应该有国标,包括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生产标准。”陈振杰说,目标就是保证食品的安全。
据了解,目前河南已经推出了四项关于预制菜的团体标准,还在筹备涉及园区建设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随着市场对预制菜需求越来越大,种类要求越来越丰富,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进一步推动预制菜市场空间持续扩大,消费总量不断增长。
我国预制菜行业未来市场空间广阔。目前预制菜行业中部分企业的发展方向仍以餐饮门店为主,但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加入到预制菜赛道中来,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预制菜产业虽然市场空间巨大,但产业进入门槛较低,且长期以来缺乏规范发展,加之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带来餐饮市场需求增长,而从传统农产品加工企业转型的预制菜生产企业占比较大,造成产业发展存在小、散、乱问题比较严重。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其中要求“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是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者餐桌,其快速发展既顺应了需求侧的变化,满足了消费者对美食的多元需求,也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其产业链涉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市场消费等多环节。预制菜的出现迎合了市场对效率与品质的需求,帮助餐饮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助力农产品的标准化,给消费者带来便捷体验。
预制菜产业高速复合增长的同时,仍面临国家和行业标准不统一、质量难保证、C端市场待开发等风险与挑战。
众所周知,目前预制菜B端市场面向的主要是餐饮类客户。在疫情影响之下,餐饮行业整合加速,连锁化率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餐企开始关注预制菜,或研发生产相关的预制产品直接做零售,或在门店内适当采用预制的半成品,以保证后厨出餐效率及菜品毛利,做到规模效应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
本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和数据,客观、多角度地对中国预制菜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
报告在总结中国预制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预制菜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研究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3-2028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研究报告
预制菜,又称为预制调理食品,会增加患高血脂的风险;一般指以各类农、畜、禽、水产品为原辅料,配以调味料等辅料(含食品添加剂),经预选、调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半成品或成品。通常预制菜需要...
查看详情
鳄鱼的食用、药用历史可追溯至古代,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将鳄鱼归入药性。我国从九十年代开始就有小规模的鳄...
工程机械是中国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以来,在多项政策的支持下,一批堵短板、强功能、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2023年...
主题乐园有何优势?主题乐园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拉动城市经济。林焕杰分析称,一个品牌美誉度良好且运营完善的主题乐园...
当今社会,玻璃已经普及到了人民的生活当中,随处都可以见到玻璃产品。玻璃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
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具有极高的医药价值。但红豆杉生长缓慢、发育困难,阿依林海区域凭借天然地理...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