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贷款市场如何?随着金融科技驱动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布局互联网贷款市场。疫情过后,银行消费贷款作为国家促消费支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消费回暖和经济复苏。然而,随着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规模快速扩大,其风险日益凸显。如何加强风险管理
互联网贷款市场如何?随着金融科技驱动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布局互联网贷款市场。疫情过后,银行消费贷款作为国家促消费支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消费回暖和经济复苏。然而,随着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规模快速扩大,其风险日益凸显。如何加强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市场各方竞争最激烈的互联网贷款主要集中在消费贷领域,主要市场竞争主体包括传统型商业银行、新型网上银行、科技金融公司和助贷机构。
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商业银行在相关业务开展中风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和自主风控要求。
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互联网贷款余额5.75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用于生产经营的个人互联网贷款和企业流动资金互联网贷款同比分别增长68.1%、46.3%。“然而,商业银行仍存在履行贷款主体责任不到位,授信审批、贷款发放、资金监测等核心风控环节过度依赖合作机构等问题,与监管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不利于业务持续发展。《通知》,进一步细化明确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和自主风控要求,推动商业银行和合作机构规范开展业务合作,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高质量发展。”该负责人说。
《通知》对商业银行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履行贷款管理主体责任,提高互联网贷款风险管控能力,防范贷款管理“空心化”。二是完整准确获取身份验证、贷前调查、风险评估和贷后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并采取有效措施核实其真实性。三是主动加强贷款资金管理,有效监测资金用途,确保贷款资金安全,防范合作机构截留、挪用。四是分类别签订合作协议并明确各方权责,不得在贷款出资协议中混同其他服务约定。对存在违规行为的合作机构,限制或者拒绝合作。五是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充分披露各类信息,严禁不当催收等行为。此外,《通知》还要求加强对合作机构营销宣传行为的合规管理。
中国银保监会表示,《通知》的发布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监管制度,规范业务合作行为,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2020年7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贷款新规),从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数据和风险模型管理、贷款合作管理多方面对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作出了要求,并按照“新老划断”原则设置了两年过渡期。
按照原计划,过渡期本该在2022年7月结束,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整改进程也受到影响。为审慎推进整改、避免因业务停办产生收缩效应,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将银行互联网贷款存量业务过渡期延长至2023年6月30日。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互联网贷款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分析
互联网贷款主要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运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技术,从申请到风控审批再到最后的签约放款都是以线上的形式完成的贷款业务,通俗理解来说,就是全流程的线上贷款业务服务。
互联网贷款新规解读
银保监会发布《互联网贷款新规》,其中要求外国银行分行、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同样参照执行《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和《互联网贷款新规》要求。《互联网贷款新规》过渡期截至今年6月30日。
为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平稳健康发展,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强化互联网贷款业务监管的决策部署,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在鼓励商业银行稳妥推进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互联网贷款业务在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优化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等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针对商业银行在业务开展中风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从履行贷款管理主体责任、强化信息数据管理、完善贷款资金管理、规范合作业务管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和自主风控要求。
在过渡期安排方面,综合考虑商业银行整改进度、业务连续性以及与征信规定衔接等因素,《通知》过渡期设置与《征信业务管理办法》保持一致,即自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过渡期也一并延长,以确保互联网贷款业务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减。
《通知》的发布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监管制度,规范业务合作行为,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加强监督指导、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商业银行依法、审慎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互联网贷款行业报告由中研普华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互联网贷款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行业投资价值。
平台经济在支持创新、促进增长、改善效率、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平台企业是平台经济系统的核心主体,可以发挥其在技术、流量、数据方面的优势,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迭代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平台合作类互联网贷款一方面有助于商业银行借助平台力量拓展自身服务群体,为业务创收贡献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有助于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合一,便于商业银行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本文对商业银行开展平台合作类贷款的必要性、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作为传统线下贷款的重要补充,互联网贷款业务曾一时间“风头无两”,成为银行发力的“香饽饽”,但由于展业过于激进、风险管理存在隐患,一度引发监管关注。2023年6月30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互联网贷款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留给银行整改的时间不多了。
对此,有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将积极推动整改工作,并计划于过渡期内全部完成整改”。也有银行人士透露,下一步将夯实自主能力,建设自有渠道,融合线上线下,持续为用户提供金融解决方案。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互联网贷款行业的市场数据及具体详情的干货内容,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2-2027年中国互联网贷款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互联网贷款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互联网贷款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互联网贷款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7年中国互联网贷款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互联网贷款指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可以足不出户的完成贷款申请的各项步骤,包括了解各类贷款的申请条件,准备申请材料,一直到递交贷款申请,都可以在互联网上高效的完成。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
查看详情
我国加快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研发。汽车热管理系统主要零部件包括各类泵(机械水泵、电子水泵、电子油泵等)、阀(热力膨...
据证券时报报道,11日下午,隆众资讯显示,氟化工龙头梅兰集团第三代制冷剂主力品种R32报价,从1.45万元/吨上调至1.7...
国家卫健委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升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
24日,据山西太原市生态环境局消息,为有效防治大气污染,即日起,将太原市区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区域内禁止新建...
废旧电器市场前景多大?目前,我国消费电子产销规模居世界第一。庞大的基数规模下,中国家电年均报废量约2.2亿台,年均...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物联网、VR/AR/MR等技术正逐步深入广告产业领域,信息流广告、计算广告、智能广告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