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车联网行业发展现状与行业上中下游及其细分分析

车联网行业上中下游及其细分

上游:

1. 硬件模块

RFID/传感器:包括各种用于车辆检测和感知的传感器,如雷达传感器、摄像头传感器等。

定位芯片:如GPS、北斗导航等用于车辆定位的芯片。

其他硬件:包括各类电子元器件、微处理器等。

2. 软件系统

操作系统:如Linux、Android等用于车联网设备的操作系统。

高精度地图:为自动驾驶和导航提供高精度地图数据。

中游:

1. 路侧设备

路侧传感器:部署在道路两旁的传感器,用于检测交通流量、天气情况等。

路侧通信设备:用于车辆与路侧设施之间的通信。

2. 车载终端设备

V2X车载模块:实现车辆与其他交通参与者之间的通信。

车载计算芯片:用于处理车载设备中的数据和计算任务。

其他车载设备:如导航仪、车载娱乐系统等。

下游:

1. 整车制造

车联网集成:将车联网技术集成到车辆中,提供智能化的驾驶体验。

2. 通信运营

移动网络提供商:为车联网设备提供移动网络连接。

3. 内容服务

车载信息服务商(TSP):提供导航、娱乐、信息等车载服务。

系统集成商:将不同的车载系统和设备集成到一个平台上。

4. 其他

软件开发商:为车联网行业提供定制化的软件解决方案。

硬件制造商:生产和供应车联网所需的硬件设备。

车联网行业发展现状

车联网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近年来,湖北、浙江、广西以重点区域车联网功能改造和核心系统能力提升、“地理信息+车联网”跨界融合发展、车联网规模化深度应用等为目标,统筹推动车联网产业创新发展,已具备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由此加入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行列。

目前,有7地获批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区域覆盖东、中、西部,探索成果纷呈:无锡率先推动出台车联网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天津西青区开发了“5+3”车路协同运营平台;长沙正谋划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示范区等。

车联网市场渗透率

当前,我国车联网应用领域日益扩大,自动驾驶系统、网联系统、车载信息系统、智能中控等领域渗透率不断提高。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量达700万辆,同比增长45.6%,市场渗透率提升至34.9%。今年上半年,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达到了42.4%。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预测,2023年渗透率将达到45.5%,2024年渗透率进一步增至48.7%。

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背景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与车联网相关的政策,鼓励发展智慧交通、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智能车载系统等领域,推动交通体系向智能化转型,以此提升国内物流运输效率和民众出行效率问题,减少碳排放。在《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不断建设车联网协同服务综合监测平台,加快智慧停车管理、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建设,推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载运工具、环境网联化和协同化发展。

获悉更多行业市场数据及未来投资前景及规划,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文化类主题酒店行业投资价值与发展机遇2024

文化类主题酒店是酒店业中一个独特而富有活力的细分领域。随着全球消费者对旅行体验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传统酒...

集成电路产业市场分析: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但也存在着广泛的合作空间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I...

食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人们对药膳食疗日趋重视

食疗主要研究不同食物对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如何利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加工烹调方法调节机体,配补虚损,恢复元...

特级面粉行业市场需求及未来发展格局

特级面粉是用小麦内胚乳的中心部分磨制的,是最纯、等级最高的商业面粉。面粉按照面筋和矿物质的含量分为:特一、特二...

机械零部件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进出口市场分析224

随着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机械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尤其是汽车、工程机械、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对机械零部件...

我国设立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 中央商务区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设立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海关总署28日公布《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该商务合作区...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3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