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国家高新区占52席,国家级经开区为48席。第1-20名中,国家高新区数量达13席。第21-70名中,国家高新区占27席,国家级经开区占23席,国家高新区数量较多。
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经开区为代表的产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不过,当前国内的经开区和高新区存在两大特征,一是高新区和经开区出现了趋同化现象,产业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二是园区发展呈现“极化”特征,非百强园区和百强园区之间在产业吸附能力、产业承接能力、产业竞争能力等方面将形成巨大的鸿沟,且差距将越来越大。
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国家高新区占52席,国家级经开区为48席。第1-20名中,国家高新区数量达13席。第21-70名中,国家高新区占27席,国家级经开区占23席,国家高新区数量较多。
从区域分布看,江苏省与广东省、山东省共同组成园区发展“头部阵营”。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江苏省占19席,其后依次为广东省、浙江省、湖北省、山东省,入榜园区数量分别为9席、8席、8席、7席。甘肃省、青海省、海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西藏自治区未有园区入榜。从区域实力看,第1-30名中,江苏省占6席,在发展质量和数量方面保持高位,与广东省(4席)、山东省(4席)共同组成园区百强的“头部阵营”。
从机制创新看,政区合一、整合升级趋势明显。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共有近30个园区在不同阶段先后开展了“区政合一” “区镇合一” “多区合一” 等管理模式创新探索。2022年,整合了原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大榭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北仑港综合保税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等国家级开发区,以及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的宁波经开区正式挂牌。长沙高新区、湘江新区、岳麓区实行了“三区合一”。
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共有54个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的园区,较上年增长6个。 67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300家的园区,较上年增长2个,49个进出口额超过500亿元的园区,较上年增长9个。
从入榜高新区看,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所有国家高新区的81%。
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52家国家高新区的企业营业收入达379336亿元,占所有国家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的77%;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92714家,占所有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81%;上缴税费达15295亿元,占所有国家高新区上缴税费的72%;出口额达42264亿元,占所有国家高新区的81%。
从入榜经开区看,出口额占所有国家级经开区出口的60%。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48家国家级经开区的GDP达63403亿元,占所有国家级经开区GDP的46%;实际利用外资达386亿美元,占所有国家级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的56%;税收收入达11745亿元,占所有国家级经开区税收收入的53%;出口额达30396亿元,占所有国家级经开区出口额的60%。
长沙产业园区制造业签约项目144个
今年上半年,长沙工业克服重重压力,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奋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拼经济、促发展、稳增长的态势如火如荼,对于长沙而言,发展的根基在工业,发展的优势也在工业。
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战场、主阵地,长沙的工业园区以全市2%左右的国土总面积、32%的可开发建设用地,集中承载了全市60.7%的规上工业企业、70%的高新技术企业、75%的规模工业产值、75%的工业税收和90%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普斯赛特是雨花经开区人工智能产业的龙头企业,凭借90%流程可实现自动化的产线,每天能生产5000万颗灯珠。5月,随着普斯赛特光电第三代半导体科技智能化产业园的封顶,产能亦将实现成倍的增长。
普斯赛特只是雨花经开区产业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1—5月,该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0.6%,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
5月底,30GWh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与系统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浏阳经开区,该项目总投资达102亿元,主要生产方型钠/锂离子电池、圆柱钠/锂离子电池及系统,竣工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亿元,这也是全省今年首个投资过百亿元的项目。
算上2022年底落户园区的通泽10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项目以及4GW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项目,短短半年时间内,浏阳经开区已成功落地数个百亿级新能源项目。随着项目的投产,将为长沙的新能源产业注入新动能,再次擦亮“新型储能十大城市”的名片。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产业园区制造业跟踪项目共464个,其中签约项目144个,签约投资额超700亿元,有66个项目已经开工。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工业园区建设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614.72亿元,同比增长8.4%,经济总量分别占到全省的10.4%和全市的28.8%。
2023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全力推动退税、减税、降费各项政策精准落实,以真金白银积极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累计为4000余家市场主体兑现“三次创业”惠企资金超过4亿元,累计为1000余家企业,兑付“免申即享”等政策资金1.62亿元,并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保费和缓缴政策共6.18亿元,惠及区内企业3万余户。
与此同时,高新区持续提速项目建设审批流程,完成低风险项目“告知承诺制”审批项目36件,一般风险项目“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156件,铂力特金属增材制造大规模智能生产基地项目拿地到动工10日办结,重点项目落地跑出“高新加速度”。
高新区还不断优化提升政务服务能级,今年上半年,“带押过户”业务在高新区正式落地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办理时限由21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并率先推行政务服务“跨区通办”,与省内19个区县、开发区实现跨区通办,累计办件量6215件。
截至7月24日,西安高新区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14788户,市场主体总量首次跃过20万户大关,达到200122户。
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科创主体规模不断扩容,送审高新技术企业456家,储备企业达400家;推进3383家企业参加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审工作,高企、科小申报数全市占比均超过40%。企业上市方面,新通药物、爱科赛博、万德能源3家企业上市过会,储备各类拟上市后备企业195家。
关键技术攻关方面,上半年高新区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720 亿元,科创成果接连涌现。维度生物牵头研发的全国首款“SLM匹配式胸腰椎人工椎体”正式获批上市;北斗金箭研发的空陆两栖双足轮多模式行走飞行仿生机器人,斩获第七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国际无人系统设计大奖”;法士特集团等单位参与完成的“特种车液力自动变速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目前,高新区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5项,拥有近40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已超过800项。
科创人才队伍方面,上半年高新区人才资源规模突破90万,累计引育国家级人才143名,省级人才146名、市级人才5万多名(高层次人才280名)、区级硬科技人才超过1万名,科创人才队伍稳步扩大。
西安高新区继续树牢“以项目论英雄”的鲜明导向,聚焦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以项目引领、产业带动,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成势,产业链不断向高端迈进,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数据显示,2023年,西安高新区实施重点在建项目494个。其中,产业项目157个(百亿级项目5个)、投资占比超过40%。纳入省级重点项目49个,总投资约18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36亿元、同比增长28%;市级重点项目166个,总投资48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49亿元、全市占比19%。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494个重点在建项目中,民间投资占比超过30%,项目数量占比超40%;同时,亩均投资达1024万元,建成区亩均GDP达218万元,亩均效益不断提升。
《2023-2028年工业园区建设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3-2028年工业园区建设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工业园区建设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工业园区建设行业的市场规模、工业园区建设市场供需求状况、工业园区建设市场竞争状况和工业园区建设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工业园区建设市场主要企业的市场占有...
查看详情
水稻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养活了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也是未来载人深空探测生命支持系统的主要候选粮食作物。利用空...
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电吹风零售额39.2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高速吹风机零售量份额为20.2%。高速吹风机全球市...
在税费优惠政策支持创新方面,今年7月,全国共有30.8万户企业提前办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可享受减免税额约2300亿元。4...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强调“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
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CHIC)发布的《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北方地区供热总面积...
软饮料行业市场如何?我国软饮料行业主要以出口为主,但软饮料进口趋势正在上升。我国对于软饮料的需求有所增多,同时...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