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方便肉类食品发展迅速,成为许多肉类食品厂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肉制品逐步走向现代化,传统的作坊制作向现代化工厂挺进;西式肉制品发展势头强劲;利用肉制品腌制、干燥成熟和杀菌防腐处理等高新技术,开发出低温肉制品、保健肉制品等。
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指主要以各种畜、禽肉为原料加工成熟肉制品,以及畜、禽副产品的加工活动。肉制品是指用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调味制作的熟肉制成品或半成品,如香肠、火腿、培根、酱卤肉、烧烤肉等。也就是说所有的用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添加调味料的所有肉的制品,不因加工工艺不同而异,均称为肉制品,包括:香肠、火腿、培根、酱卤肉、烧烤肉、肉干、肉脯、肉丸、调理肉串、肉饼、腌腊肉、水晶肉等。
中国肉类工业主要包含畜禽的屠宰、肉的冷却、冷冻以及冷藏、肉的分割以及肉的包装营销等内容。随着我国肉类生产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肉类生产加工储藏保鲜运输方面也有了飞速的进步,可以看出我国肉类加工技术水平以及质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近几年肉类加工经历了从冷冻肉到热鲜肉到冷却肉的发展轨迹。速冻方便肉类食品发展迅速,成为许多肉类食品厂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肉制品逐步走向现代化,传统的作坊制作向现代化工厂挺进;西式肉制品发展势头强劲;利用肉制品腌制、干燥成熟和杀菌防腐处理等高新技术,开发出低温肉制品、保健肉制品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国,但肉类制品大多都是初加工产品,而精深加工的肉制品却很少。主要问题表现为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开发能力不足。可概括为三多三少,即高温肉制品多、低温肉制品少,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老产品多、新产品少。
我国是家禽养殖生产大国,作为我国畜牧业的基础性产业,家禽养殖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家禽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家禽养殖效益向好,我国家禽饲养规模持续扩大。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9月1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1.24,比上周五下降0.38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21.40,比上周五下降0.45个点。截至今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2.42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0.1%;牛肉71.89元/公斤,与上周五持平;羊肉63.35元/公斤,与上周五持平;鸡蛋11.55元/公斤,比上周五上升0.6%;白条鸡18.18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0.2%。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12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1.0%;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平均价格为6.77元/公斤,比上周五上升0.1%。
一斤国产牛肉跌至30元出头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国产牛肉价格几乎创下新低,直到现在也可以30元出头的价格买到一斤牛腿肉,而在过去至少也在40元。
今年上半年以来的牛肉消费相对疲软,猪肉降价带来的替代效应,以及进口牛肉总量大、价格优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国产牛肉在刚刚过去的夏天里几乎已经触底。随着天气转凉,牛肉消费旺季逐步到来,市场价很可能迎来强势反弹。
一斤国产牛肉同比下跌8元—10元左右,跌幅在19%—22%之间,也就是说,零售端的国产牛肉同比跌价在两成左右。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信息显示,截至9月1日,全国牛肉的批发均价为每斤35.77元,与去年同期每斤38.53元相比,下降了6.9%。
一个更明显的趋势是,按照农业农村部的监测,从今年4月开始,全国牛肉批发均价就出现同比下降的趋势,而且从最低0.1%的降幅,慢慢扩展到8月中旬时的最高8.7%。
对于今年国产牛肉价格的持续性下降,一位批发商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春节过后直到8月夏季高温季节市场消费相对疲软,需求不旺而供应充足,拉低了市场价:“今年上半年,每斤牛肉批发价普遍比去年跌了十多块钱,这样的跌幅在批发端还是比较大的。”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肉类加工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上周生猪均价16.70元/kg,周环比-2.37%,两周环比-0.99%;仔猪价格30.87元/kg,周环比+2.19%,两周环比-3.64%。根据Wind数据,本周猪肉批发价格22.5元/kg,周环比-0.79%。
9月开学以后,并没有改变供强需弱的局面,养殖端挺价情绪受到屠宰端亏损的抵抗;同时,今年二育进场较去年偏少,因此投机性需求对猪价的拉动作用有限。
由于8月猪价走强,养殖端出现一定的惜售情绪,从而可能腾挪至9月出栏,钢联数据统计显示,样本企业8月控制体重出栏,且部分企业没有完成当月出栏计划,8月企业出栏完成率在97.6%,部分猪源移到9月,预计9月规模场出猪较8月环比增加3.87%。
随着中秋国庆的到来,需求端仍会对猪价的运行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但由于猪源偏多,度过消费季节性旺季后,供给仍会主导猪价走势,从而形成对猪价的新一轮压制。本周自繁自养头均盈利2.55元/头,侧面反映当前行业平均成本线仍在16元-17元/公斤,本年度猪价反弹对于行业现金回流的时间和积累有限,且部分参与者成本水平分化明显,下半年若再度落入亏损区间,或引发新一轮的产能淘汰。
周内养殖企业生猪出栏量有所增加,供应宽松;终端需求无明显好转,难抵供应增量,供需两端依旧表现博弈,猪价震荡偏弱下行态势。当前产能仍然充裕,随着前期压栏惜售生猪逐渐出栏,猪价或继续调整。
白羽肉鸡方面,上周肉鸡苗价格2.32元/只,较前一周上涨6.4%,本年度在父母代存栏上行的基础上鸡苗价格中枢明显上移,反映下游需求上升或存栏种鸡性能下降,往后看2022年低祖代更新量链条式反应仍在发生,预计年底价格至明年上半年鸡价或迎来反转。
肉类预制菜在疫情后需求增长显著,肉类零食也不断追求品质和新颖包装。消费者对肉类产品的品质要求正在提高,从肉源、配料、加工方式等角度开发产品。技术的发展正持续扩展肉制品的范围,如细胞培养肉等。
预制菜是一个大概念。它并不等同于“开袋即食”的料理包,更不等同于剩菜。按照预制的程度和类别不同,预制菜可以分为速配型、速烹型、速热型、即食型。其中速配型和速烹型预制菜,是预制菜中的主流产品。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餐饮企业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半成品预制菜因既能保留家庭烹调的温馨感和餐馆烹调的“锅气”,又能大幅度降低烹调花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受到一些消费者和餐饮企业的欢迎。特别是在一些特定场景下,速热型和即食型的预制食物也是生活的必需品,如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时,食用的就全是预制食品。
应该看到,近几年来预制菜产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从产业发展角度说,从田间地头开始制作半成品(速配型预制菜),不仅能保证原料的新鲜度,而且能够加强乡村发展和都市餐饮的对接,促进乡村发展。虽然很多产品在技术上可以做到保质一年,但从风味效果、能源消耗等方面看,半成品尽快食用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大效益,所以很少会出现“放一年再吃”的情况。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说,集中加工预制半成品的中央厨房,因为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且配备专业人员,所以能更加精准地控制每个环节的配料、温度和时间,在保持风味口感稳定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当然,食品在生产中可能需要使用少量食品添加剂,但其数量可以得到严格控制,而不像个体餐饮、小作坊那样容易出现使用过量的情形。
《2022-2027年肉类加工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7年肉类加工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肉类加工行业研究报告中的肉类加工行业数据分析以权威的国家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在描述行业概貌的同时,对肉类加工行业进行细化分析,重...
查看详情
汽油机是一种利用汽油作为燃料的内燃机,广泛应用于乘用车、摩托车、农业机械、园林机械等领域。汽油机具有动力强、启...
会展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调研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的商业或非商业活动的简称。其概念内涵是指在一定地域...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住院病床,开设失眠门诊、肥胖门诊等症状门诊,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智慧大脑成为家庭医生的...
压缩机(compressor),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
2023年上半年已经过去,过去几个月电子供应链的信号一直令人沮丧。ECIA 5月份零部件销售信心指数较4月份预期大幅下降...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1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2%;新接订单量3767万载重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