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锂电池科研专项基金,用于研究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大容量电池制造工艺、电池成组技术及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等。
目前,中国钛酸锂的需求主要来自于电动汽车、电力储能等领域。随着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钛酸锂的需求也将会持续增长。其中,电动汽车领域对钛酸锂的需求量最大,由于钛酸锂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中。
2022年由国家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的《国家工业节能技术应用指南与案例(2022年版)》中,明确提到钛酸锂功率型高效储能系统,该系统以钛酸锂单体作为电芯,能充分满足电网调度“秒级”响应要求。这意味着钛酸锂将在储能领域获得广阔应用前景。
钛酸锂Li4Ti5O12电极材料由于特殊的立方尖晶石结构,具有长寿命、高安全性及稳定电压平台等优点,其是有很大潜力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之一。但由于其电导率和理论比容量较低,需要进行改性加以改善。对钛酸锂的改性方法有纳米化、表面包覆、改性掺杂等,各种改性方法侧重点不同。为了发挥各种改性方法的优势,未来可将各种方法结合,如在掺杂的基础上进行表面包覆,或者在其他改性的基础上进行纳米化,这样可以发挥各种改性的优势,尽快实现工业化应用。
相比目前常用的石墨负极,钛酸锂负极材料具有安全性高、倍率性能良好、可快速充放电、长循环性能突出等优点。在某些特殊领域,如需要快速充电的电动大巴及对电池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军用领域,钛酸锂负极材料具有很大的优势,因而极具发展潜力。但是该材料存在理论比容量偏低,离子、电子导电性差等问题,通过碳表面包覆、元素掺杂、形貌修饰等一系列优化方法,可以提高该材料的导电性和比容量,从而在电动客车、电网储能、国防军工等领域获得应用。
图表:2020-2022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研究院
根据中研研究院《2023-2028年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分析得知,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兴起以及锂电池等产品的发展,锂电负极材料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截止2022年我国锂电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为308亿元,同比增长33.33%。
企业应逐步完善全产业链体系,从电池材料端、制造端到产品端,建成了完整的锂电池垂直产业链,保证公司的成本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
在下游企业积极导入硅基负极应用背景下,我国硅碳复合材料企业也加速投资建设硅碳负极产线:2022年4月贝特瑞深圳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建设项目开工,中科电气持续在硅基负极上进行投入,目前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并保持了持续的研发投入。杉杉科技、江西紫宸、硅宝科技、深圳斯诺、石大胜华、翔丰华、新安股份、硅宝科技、大连丽昌等也都在积极推进硅碳负极的产业化。
锂电池电极材料的选择制约着锂电池容量大小,是衡量锂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市面上锂电池性能依旧不能满足某些特定条件下应用产品的,需要行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相关技术研发,提升锂电池产品性能。企业锂电池生产技术关乎锂电池产品性能,产品性能提高有利于企业行业竞争。因此,不少锂电产业下游企业开始向上投资、研究锂电池材料技术,以增加企业行业竞争力。
锂离子电池领域技术研发较多的原因在于,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够缓解电极材料的体积膨胀等,从而大幅提高动力电池的性能,因此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负极、集流体、隔膜、导电添加剂等方面应用较广,未来市场前景尤为广阔。
如今全球锂电池应用市场需求规模有二成以上稳定的成长,除了既有的智慧型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外,锂电池的应用已深化在行动电源、不断电系统与电动汽机车等的应用上。在资源逐渐耗竭及环保意识高涨的年代,替代性能源日益受到重视,环保节能的电动车更将是未来汽车进化的新趋势与共识,而各国也积极投入资源进行电动车最关键零组件,动力电池的开发。
锂电池负极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材料,长期以来受到国家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支持,并被列入国家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及目录。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相关法规和政策,具体包括购车补贴、税收优惠、路权特权、积分政策等,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在更高的起点上与国际同行竞争。
二次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和电动工具等领域的加速推广应用,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量,改善环境。此外,二次电池中铅酸、镍镉电池的使用和废弃都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了较大污染,而锂电池是具环保价值的绿色电池之一,其对这两种电池品种的替代全面符合了当下对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由此释放出的巨大市场空间给锂离子电池产业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1、加大科研投入
设立锂电池科研专项基金,用于研究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大容量电池制造工艺、电池成组技术及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等。
2、加强锂资源保障能力
重视锂电池负极材料资源的战略地位。同时要加大锂电池回收力度,实现循环利用。
3、明确产业定位、理顺管理体制
锂电池并非仅为电动汽车的一个部件,应将锂电池产业明确定位为储能产业,及时编制锂电池产业发展规划。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职能部门应明确管理权限、各司其职。动力锂电池电源系统集成涉及到电池、电力、电子、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当前中国电源行业组织松散、管理基础薄弱,缺乏整体规划和行业规范。应加强行业协会职能,建议成立中国电源行业协会。
4、完善标准体系
制定和完善锂电池负极材料等相关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引导企业良性发展。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3-2028年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负极材料,则是指电池中构成负极的原料,锂电池的负极是由负极活性物质碳材料或非碳材料、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糊状胶合剂均匀涂抹在铜箔两侧,经干燥、滚压而成。锂离子电池能否成功地制成,...
查看详情
休闲食品行业竞争激烈休闲食品行业是指生产各种休闲零食、小吃、糖果、饮料等产品的行业。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随着人...
白羽鸡营养丰富,在我国消费占比较大。相比于牛肉和猪肉,鸡肉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 氨基酸,具有独特...
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在强有力地推动着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从最早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工程分析和设计当中,经过计算机辅助...
信用卡不良率高位运行近期,银行加大信用卡不良资产转让力度。自10月以来,已有平安银行、南京银行、河北银行等多家银...
航空地面服务与航空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航空行业规模的扩张,航空地面服务作为航空运行不可缺少的部分,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已经开发了多样煤制乙醇工业技术,在煤制乙醇工业化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煤制乙醇对于缓解我国石油供应不足,...
微信扫一扫